跨越特刊 |
南阳市卧龙区七里园乡竞进拼抢谋发展——
“一花一草”总关情 牢记嘱托勇争先
南阳月季博览园。
两年来,南阳市卧龙区七里园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牢记嘱托,发扬“四敢”精神、践行“四个极限”,在拉高标杆中争先进位,在加压奋进中开创新局,在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征程中争出彩——
独山叠翠、白河扬波,月季婀娜、艾草飘香。达士营美食文化节、中国月季花展、新春灯会、全国“巾帼兴粮节粮庆丰收”主题活动、全省乡村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会、“我的乡村文化合作社”才艺大赛等大型活动和会议陆续在此举办;建业田园综合体、独山玉文化风情园、月季博览园、艾草文化展示园、科创产业园、冯楼村小微产业园等新地标接连拔地而起,串珠成线、连线成片,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形成南阳市城郊文旅融合新业态。
南阳月季博览园不断改造升级,并以其为依托,打造南阳月季特色旅游示范点,统筹做好月季、艾草、文旅康养融合这篇大文章;药益宝规模扩大了两倍,且以其为龙头,辖区年产值超千万元艾草制品企业14家、电商162户,漫山遍野生长的“野草”变成了让乡亲致富的“幸福草”。
七里园乡先后获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省双拥模范单位、信访工作“四无”乡镇、市中心城区“1050”专项攻坚行动先进集体等数十项省市级荣誉,税收成绩保持全区第一,“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五星”支部创建、营商环境等多项中心工作全区先进;达士营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乡退役军人服务站成功创建全省“枫桥杯”典型示范站,七里园乡消防队成为全国基层消防力量现场会视频连线点……
“人人思进,个个想干”是七里园乡干部奋进姿态的真实写照。七里园乡党员干部用“辛苦指数”换取“发展指数”,奋笔疾书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月季大棚。
一花:做大文旅康养文章
独山脚下的南阳月季博览园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10个色系的2000多种月季正次第绽放。锦簇花团,摇曳身姿,似在品味幸福生活,眺望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两年前的5月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月季博览园视察时指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加强地方优质品种保护,推进产学研有机结合,统筹做好产业、科技、文化这篇大文章。
如何做好这篇大文章?七里园乡党委、乡政府的答案是:立足实际,扬长避短,做大做强文旅康养和都市农业两大近郊产业生态体系。
统筹做好产业科技文化大文章,绿色崛起——
南阳月季博览园制定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定位:以建设“世界一流的月季园”为目标,加强科技研发,融合文化旅游,把南阳月季博览园建成国内外知名的月季产学研基地和旅游目的地,助力乡村振兴。
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近年来,南阳月季博览园总经理赵磊带领科研人员先后培育出50余个新型优质月季品种,大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打破了国外在新品种方面的技术贸易壁垒。
赵磊说,企业将依托国家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南阳月季特色产业,带动周边农民就业;同时,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把月季产业做大做强。
做大做强文旅康养和都市农业,美丽富民——
景观改造蹄疾步稳。邀请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对月季博览园提升改造进行高端规划设计,重点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路线“五区十二景”进行改造提升。一期“五区十二景”建设工程已完成,总体“七大场景十八大景观节点”工程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打造。
农文旅企深度融合。围绕康养、文旅、月季、艾草等产业集群,不断提高主导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引进建业田园综合体项目,打造豫西南特色农业产业园、乡村振兴示范区和独山玉文化研学体验基地;建成以文化为导向,商业旅游、文化创意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农家乐、蔬果采摘的文旅产业运营模式,向青山绿水“寻宝”。2022年9月,七里园乡被评为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
今年五一假期,升级改造后的月季博览园每天游人如织。月季文创产品展示、研学体验、农家乐美食……三产融合发展,让七里园乡古老的月季焕发出全新的魅力。
打响南阳艾草品牌。
一草:创新赋能富民兴业
牢记嘱托,七里园乡的艾草产业两年大变样,这株“致富草”正铺就起一条富民兴业的幸福路。
“公司规模扩大了两倍,向三产融合发展、集团化推进。在公司带动下,周边3000多名群众奔上致富路。” 刚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药益宝公司董事长查洪付,提起公司两年的蝶变,高兴不已。
两年来,七里园乡党委、乡政府将“一花一草一玉”列为地方特色富民产业,通过创新引领产业兴,把就业岗位和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
示范带动。七里园乡将药益宝公司列为龙头,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得益于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药益宝公司修建了停车场、艾叶仓储基地和科研大楼,实现了一厂三区,产品有200多个品种。在南阳艾优质产区设立原材料艾叶收购和专业陈化仓储基地32处;立项实施了省级艾草产品标准化示范项目,引进新型环保高效脉冲除尘设备及配套生产技术。
创新驱动。实施药益宝创意园项目,重构了“药益宝”品牌运营中心,打造天猫旗舰店、阿里企业店及药益宝养生馆直播间,实现80%品牌化生产和营销;投资200万元,建成年生产能力200吨艾绒艾条饮片生产车间,研制了“十方艾”“智能艾灸床”等新产品,取得了中心带孔艾绒柱及其制造工艺专利技术,实现艾条基础产品的提质升级。
延链强链。1998年中国第一个艾草加工企业在七里园乡白塔村诞生;如今,药益宝公司成为全国艾草行业知名企业、工业旅游示范点和南水北调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该乡依托中医药发展的大平台,培养种植、生产、艾灸理疗等人才队伍。利用众创空间、产业孵化园、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校企联合,形成产学研、产供销完整闭环。
数据无言,却凝聚着七里园乡党委富民兴业的初心。乡党委发起成立艾草产业联合党支部,把项目、人才、技术、资金等优势资源聚集起来。全乡年产值超千万元艾草制品企业达14家,带动电商162家,仅电商年产值就超2亿元,两年翻一番!
示范带动、创新驱动、延链强链……七里园乡艾草产业抱团强势崛起,艾产品供不应求,订单呈“井喷”状态,生产线几乎没停过。
月季博览园古筝表演。
一心:践行“四敢”拼抢发展
嘱托,声声入耳;前行,力量倍增。
两年来,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七里园乡党委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同“观念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持续发扬“四敢”精神、践行“四个极限”,千方百计拼经济拼发展,交出了一份向难求成、难能可贵、可圈可点的答卷。
——“拼”字当头。经济发展高质量运行,税收保持全区第一。出色完成南阳高速独山站出入市口改造工程、孔明路第一初级中学、市中心医院心脑血管分院、廉政公园、河南工院二期、S234鸭河快速通道等征迁任务,确保了一个又一个重大项目落地见效,为整个独山片区城市更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敢”字为要。面对产业结构不优、工业用地不足、营商环境不佳等短板,七里园乡在全区率先成立乡镇国有平台——南阳市北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新招商模式,整合土地资源,建设科创产业园和冯楼村小微产业园,成功引入灵捷水利、鸿华集团等总部入驻。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对全乡市场主体全覆盖包联,构建“一企一档”专员机制,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米”,营商环境排名大幅跃升。
——“实”字着力。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高质量开展城市网格化管理暨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月专项行动,采用市场化运营模式,聘请专业环卫公司,对人居环境顽疾乱象施“猛药”下“狠手”。结合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优化设计方案、配套文体设施、融入文化元素,高标准打造了琢玉园、清风苑、独山站入市口带状公园、市廉政文化公园等微景观、微地形、口袋游园,为人民群众创造了高品质生活空间,真正点亮“生态宜居星”,打造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和美乡村。
“去年,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在七里园乡调研7次。今年,区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数次提到支持七里园乡发展艾草、月季产业。我们的作用和资源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关键期,必须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拼经济拼发展。”在全乡“谋发展、抢开局”2023年度重点工作推进会上,七里园乡党委发出“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动员令。
新故相推舒画卷,丹青妙手向翠峰。以一以贯之开拓进取的姿态激发新作为,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肩负新使命,相信七里园乡定能在新征程上创造新成就,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全媒体记者 李小胄 高 波 通讯员 邵 佳 王 玥 文/图)(部分图片为资料照片)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