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特刊 | 建强副中心 宛城当先锋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跨越特刊 | 建强副中心 宛城当先锋
作者:  孙义峰 郑磊 吴双

跨越特刊 |

“干部当先锋 拼出新宛城”系列报道之

建强副中心  宛城当先锋


1.jpg

南阳市宛城区委书记、区长樊牛(前排中)调研项目建设。

  “中心城区起高峰,宛城隆起当先锋”。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宛城拼搏进取、乘势而上、攻坚突破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奋进之年。宛城作为落实省市发展战略的主战场、建强省域副中心的最前沿,始终坚持锚定目标、抢抓机遇,开拓奋进、苦干实干,大力发扬“农运精神”,积极营造“四敢”氛围,切实做到“四个极限”,全力以赴拼出一个新宛城!

4.jpg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项目为王抓投资  铆足干劲拼经济

  5月8日上午,总投资63亿元的9个项目在南阳市第八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宛城分会场集中开工。这是贯彻落实南阳市委、市政府“一二三六十”工作布局,全力拼争二季度、确保“双过半”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本次“开工一批”的9个项目中,先进制造业项目8个,总投资40亿元;民生和社会事业项目1个,总投资23亿元。

  重大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赢得发展先机、促进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宛城区实施了多个省、市重点项目,打赢项目建设“攻坚战”,成绩斐然。

  项目招引成果丰硕。京东、万达等知名企业先后入驻,地源光电、环龙新材料、畅达半导体等优质项目签约落地,丰树物流创全市外资项目最快签约速度。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16个,位居全市第一,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5个,10亿元以上项目18个,项目数量、质量、投资规模均创历史新高,新设外资企业、股权招商居全市第一。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实施省、市重点项目58个,完成投资额438亿元,较上年增长2倍以上。42个“三个一批”项目超时序推进,中鑫新能源、利民科技、洁达环保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东方光微、中瑞智造、木兰花家纺等项目开工建设。全省第六期“三个一批”项目开工、月季节南阳主会场均设在宛城,重点项目考评三次夺得全市第一。

  项目争取成绩斐然。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真金白银”,申报专项债项目93个,总投资105亿元;申报中长期贷款项目183个,总投资208.6亿元;申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15个,总投资132.1亿元,项目过审数量及投资额均居全市前列。市二院设备购置项目贷款在全省首笔发放。

  经开区发展集聚成势。深化“三化三制”改革,以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实施重点项目32个,总投资258.4亿元,“三个十”目标超额完成;以防爆工业驱动为主的装备制造、以乐凯华光为主的光电新材料、以中鑫新能源为主的生物质能源三大产业年产值超160亿元,主导产业集群持续壮大。全市两次开发区观摩评比均位居中心城区第一,荣获全省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开发区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强力推进先进制造业提质。坚持引改并举,聚焦关键环节,深入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大力培育头部企业、核心企业,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以上、星级企业10家以上、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以上,努力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加快建设中德产业园起步区,力争落地3个以上具有引领性、带动性的大项目、好项目。

  打赢项目建设“攻坚战”。深入实施重点项目集中攻坚行动,紧盯省市重点、“368”计划、“三个一批”等项目,推动前期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早竣工、竣工项目早达产,加快形成更多投资量价值量。全年实施省、市重点项目90个、区重点项目150个,实施先进制造业项目200个以上,力争完成投资400亿元。

  今年以来,宛城区弘扬“四敢”精神,践行“四个极限”,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的硬支撑、硬任务、硬抓手,责任制谋划实施项目、专班制分包服务项目、清单制督促推进项目,全区项目建设呈现提速、提质、提效的良好态势。下一步,全区将继续使出“闯”的干劲、拿出“抢”的姿态,全方位全过程为项目建设提供最优服务、创造最佳环境,用最快的节奏、最高的效率,推动项目尽快竣工投产、提质增效。真正让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成为宛城发展最靓丽的风景线。

3.jpg

为群众提供引导服务。

  创一流营商环境  筑金巢引凤来栖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优化营商环境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法宝,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年初以来,宛城区委、区政府继续着力营造一流政务服务新环境,强化“企业至上、企业家至上”理念,大力发扬“六心”服企精神,打造“六最”营商环境,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做到企业有需要,政府马上到,企业有期盼,政府马上办。锚定营商环境进入全省前10目标,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大力实施“四减一造两提”,提高行政审批效能。推动乡、村服务场所提档升级,构建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强化顶层设计,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服务场景应用,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全面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审批事项免证可办、涉企事项全程网办,以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支持企业落地生根、发展壮大,市场主体总量突破7.5万户。

  日前,河南陶美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增宝将一面锦旗递到仲景街道党工委书记倪天武手中,感谢街道对企业的真心帮扶。据悉,该公司是仲景街道引进的一家优质互联网商贸企业,主营地方农特产。企业在入驻过程中遇到了办公用房、手续办理等诸多问题,一度陷入瘫痪状态。街道领导了解情况后,发挥掌握多部门信息和组织协调优势,通过十多次协调京东(南阳)数字经济产业园,为该企业解决了近千平方米的免费办公用房,顺利办理了经营许可证;得知企业资金困难,又联系宛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通过“兴宛贷”,给予企业授信金额达百万元。通过及时协调和帮助,使该企业顺利入驻开展业务,为企业节省各项开支30余万元。保姆式的服务,让该企业负责人感动地说:“没想到政府服务这么好,放款速度这么快,解决问题一步到位!我们一定做好企业,为南阳发展作贡献。”

  此外,区政务服务部门将“放管服效”向纵深推进。“三集中三到位”全面完成,1488个事项实现“一窗通办”,7459个事项实现“就近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4小时,工程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近80%,企业申报资料精简44%。助企政策推陈出新。在全市探索实现了六个“率先”,市场监管和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全市第一,世界500强企业——新加坡淡马锡集团专门致函,高度赞赏宛城优质服务。

  “万人助万企”走深走实。全区4000名党员干部包联2万家市场主体,问题解决率100%,获评全市“万人助万企”活动先进单位。南阳“兴企网”平台注册应用走在全市前列。持续深化政银企对接、产融对接,充分发挥金融助企纾困作用,向53家企业提供信贷资金1.9亿元,发放“兴宛贷”近500户、1.1亿元。新增市场主体1.6万户,企业培育成果丰硕。

2.jpg

南阳府衙夜市烟火味十足。

  凝聚发展新动能  打造文旅新坐标

  “今天在府衙玩了一晚上,这里的古建筑非常有美感,小吃街也很繁华,我和朋友们玩得挺开心。”时值立夏,夜幕升腾下的府衙旅游休闲街区流光溢彩、美食飘香,让在此游玩的00后大学生柳欲峥流连忘返。

  “‘五一’假期,全区接待游客63.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亿元,而且打出了宛城品牌的文化旅游项目,极大丰富了市民文化娱乐生活。”据宛城区文广旅局主要负责人介绍,今年“五一”假期,宛城区文化旅游行业复苏势头强劲,假日市场平稳有序。此次假期恰逢“绿色中国行——走进大美南阳暨2023首届世界月季博览会”召开,广大市民出行意愿高涨,文旅市场供销两旺。

  宛城区以“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光武帝刘秀及南阳府衙、牛郎织女”等元素构建的高铁形状的复兴号花车,参与了南阳市花车巡游,凸显出宛城区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旅资源优势,极具时代感,成为一大亮点。

  宛城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旅局、区文化旅游发展服务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了文旅文创非遗产品景区展,共同宣传推广宛城区夜间文旅新型消费业态、文旅文创产品、南阳礼物,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围观打卡,收到良好宣传效果。

  今年以来,南阳知府衙门博物馆举办了玉器展、南阳古城城市史讲座、俸禄工资专题展;医圣祠开展持通关文牒门票半价、持南都令免门票的优惠活动;龙湾研学基地开展中医药炮制、汉画拓印、科学发现、非洲鼓、非遗泥塑、非遗烙画等研学课程;城南里美食文化街举办中国·南阳第二十一届收藏文化交流会,首届美食文化节,5D沉浸式全息地面互动光影秀免费开放,吸引了八方游客。

  卢园、大山农业科技园等乡村旅游点的草莓、时令蔬菜等,吸引市民前去观赏、垂钓、采摘、品尝农家饭菜。其中,卢园景区推出转载链接两天免费吃烧烤优惠活动;大山农业科技园新配备了多种无动力娱乐设施;白河光武码头水上运动项目、槐香湾码头、南阳体育中心、南阳“鸟巢”、李宁体育园、南阳月季公园等景区景点文化旅游活动也都精彩纷呈,极大丰富了市民文化娱乐生活,受到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为做大做强文旅产业,打造南阳文旅新坐标,目前,宛城区正加快医圣文化园建设,确保项目一期尽快开园,打造中医药文化和仲景文化传承圣地;高标准完善二期规划设计,尽快启动征迁建设,助推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围绕创建国家5A级风景区,加快实施古宛城保护利用项目,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同步开展文物建筑修复、传统文化街区建设、护城河两岸景观提升,提质升级南阳府衙街、关帝庙街等历史文化特色街区,讲好“宛城故事”,做活“古城文章”。深入对接华侨城、方特等文旅龙头企业,争取在中心城区率先实现大型文旅综合项目落地建设。以医圣文化园开园为契机,持续开展畅游宛城、仲景养生药膳大会等活动,吸引更多游客来宛旅游。

  “当下,宛城区正紧紧围绕市委‘一二三六十’工作布局,锚定‘中心城区起高峰,宛城隆起当先锋’一个目标,大抓产业发展和城市更新提质两项重点,实施中心主城、经开产城、高铁新城‘三城’联创,聚焦投资兴业示范区、开放合作引领区、枢纽经济先行区、美丽生态宜居区‘四区’建设,全力实施产业聚链成群、项目攻坚、城市能级、乡村振兴、营商环境、民生改善‘六大提升行动’,加快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在南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当先锋、挑大梁、出重彩。”宛城区委书记、区长樊牛说。(全媒体记者 孙义峰 郑 磊 吴 双)(部分图片为资料照片)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