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南阳市法院发布多起执行典型案例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5月10日,南阳市法院发布多起执行典型案例
作者:  于欢

5月10日,南阳市法院发布多起执行典型案例——

威慑惩戒 为公平正义提速


  5月10日,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法院“豫剑执行”——助企纾困保民生专项执行活动工作开展情况,并发布执行典型案例。截至4月30日,南阳市法院共开展专项执行活动76次,当场执结或和解案件144件,执行到位金额累计1.5亿元;共拘传被执行人425人次,拘留61人。

跨地域司法协作  破解异地执行难

  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生效的仲裁裁决书依法对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措施,将郑州某玻璃公司所有的生产线以及配套变压器进行拍卖后,申请人接受以物抵债。拍卖成交后,被执行人仍拒不交付。4月14日早上7时30分,法院执行干警按预案实现跨地域执行联动,打破区域壁垒,依法执行强制拆卸以及交付工作。

  本案的特点在于,法院在开展执行活动前通过系统委托当地法院,请求予以协助,及时有效地保证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生效法律文书的权威性,取得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良好统一。

  善意执行有温度  案结事了促和谐

  法院秉承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让审判执行工作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最大化。

  因借了小飞16万元未还,患有癌症的小范成了被执行人。法律有尺度,但执行工作有温度。执行法官综合考虑弱势群体与胜诉债权人的利益,慎用失信限制高消费、冻结等执行手段。在做好申请执行人小飞的工作后,小飞主动表示可以对小范名下的银行账户与财付通账户解除冻结,以便其就医治疗。将心比心的小范亦表示自己有住房公积金可供执行。今年4月23日,法院依法扣划了小范的住房公积金。于是,这场饱含温度的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快速反应动真格  强制惩戒促和解

  痴情小伙和一女孩通过QQ相识相知相爱,小伙通过微信向女孩支付了彩礼20万元,但女孩却迟迟不愿结婚。小伙无奈诉至法院追讨彩礼钱。法院立案执行后,通过多次协商,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但女孩在支付4万元以后便不再履行协议并离开南阳。

  近期小伙得知女孩将乘火车返回南阳,执行干警闻讯快速反应,在火车站出站口将女孩控制。迫于强制惩戒措施的威慑,女孩支付部分案款,双方重新达成执行和解。

  奔波千里为执行  使命必达守正义

  2015年,许某与李某发生交通事故后成为一级伤残,后将负事故主要责任的李某诉至邓州市人民法院,法院判决李某赔偿许某25万余元。李某怠于履行赔偿义务,许某申请强制执行。

  后李某仅履行1.5万元后便悄然离开家乡,案件被迫进入终本程序。今年3月,得知李某在广州务工,执行法院立即将案件恢复执行并报省高院批准异地执行,赶赴广州将李某逮个正着。

  经过调查,执行干警发现李某近年来的工资均直接转至其前妻名下。执行干警遂以涉嫌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并协同警方再次前往广州将李某带回邓州。4月11日,慑于威严的法律,其前妻将剩余款项交付于申请人,至此该案执行完毕。

  借力基层组织  破解“执行不能”

  2000年4月,李某与桐柏县某村组签订了土地租赁合同,使用土地16年。后在合同还有两年到期的时候,李某留下机器设备及未进行复耕的土地撤离。因拖欠租赁费和土地无法复耕问题,2022年5月13日,村组将李某诉至法院。面对需返还租赁村组5万余元土地租赁费的判决,李某拒不履行,村组申请强制执行。

  去年3月9日,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本着矛盾不升级的原则,执行干警与村组一起商议解决方法,选出3名村民代表协商处理案件。今年4月13日清晨,桐柏县人民法院依法对此起土地租赁合同纠纷案件进行了强制腾退,5月4日将此前查封李某的4台机器设备进入竞拍程序。

  联动协作机制  助力案件执行

  被告山东省淄博市某公司欠原告南召某公司10余万元钙粉款,经原告多次催要不还,原告遂将被告诉至南召县人民法院。在法官的主持调解下,双方自愿达成还款协议。

  因被告未及时履行还款义务,原告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执行干警得知被执行人线索后,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决定对被执行人孙某采取异地拘留措施。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法院接到南召法院请求协助执行事项委托后,高度重视,全力协助此次执行任务。在两地法院执行干警的通力配合下,被执行人迫于强大执行威慑,在短时间内将欠款履行完毕。

  关爱弱势群体  彰显司法关怀

  为南阳某医院建好门诊楼后,刘某未收到600多万元的工程款。经过法院二审后维持原判:医院需支付刘某工程款及利息。

  因为多种原因,某医院暂时没有履行能力,刘某却面临需要支付农民工工资等诸多困难。鉴于此情,执行干警向该医院负责人送达了《预处罚决定书》,载明履行的期限和拒不履行法院生效法律文书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协调刘某配合医院进行办公楼的竣工验收,争取早日办理不动产权手续,为医院后期发展解决难题。出于维护农民工权益和医院经营的需要,辖区相关政府部门解决了部分资金。在拿到部分工程款以及医院方面的承诺后,刘某表示理解且达成执行和解。

  法护“老有所依”  修复破碎的亲情

  在赡养费案件的执行中,不仅是金钱给付的执行,更重要的是如何修复当事人之间破碎的亲情。

  每月向体弱多病的老母亲支付400元赡养费,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但老太太6个儿女的态度是“没钱不给”,老太太遂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与老太太6个女儿取得联系,希望其能念及亲情,自动履行赡养义务,但遭到百般推托。执行干警将法理与情理相结合,从家庭伦理、诉讼成本、社会影响等角度对被执行人多次进行释法明理。最终,6个女儿将赡养费交到法院。为进一步修复亲情,执行干警要求6个儿女陪着一起去给老太太送赡养费。经过现场再次谈话,儿女们作出保证要全心全意赡养母亲,不让母亲孤单,不让亲情破碎。(全媒体记者 于欢)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