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足精神之钙 铸牢思想之魂 | 崇德耻禄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补足精神之钙 铸牢思想之魂 | 崇德耻禄
作者:  

补足精神之钙 铸牢思想之魂 |

崇德耻禄


  “奕奕张生,秉德淑清。研深综理,思俊才英。”这是后人对东汉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文学家张衡的评价。不仅概括了张衡在文学科技上的巨大成就,也是对他廉洁正直品行的肯定。

  张衡,南阳西鄂(今卧龙区石桥镇)人,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张衡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不畏强权、务实为民的政治家。他一生淡泊名利,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认为“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东汉年间,外戚和宦官把持朝中大权,两股势力为了争夺权力明争暗斗。张衡面对这种现实多次婉拒朝廷征召,后来由于皇帝亲自下诏,张衡无法拒绝而出山。张衡在朝廷供职期间,不仅潜心研究天文、阴阳、历算,制作浑天仪、候风地动仪,而且针对当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自王侯以下莫不奢侈的风气,多次向皇帝进谏要求整治朝纲。张衡之举遭到部分阴险狡猾小人的嫉恨,他们纷纷向皇帝进谗言。张衡屡遭排挤,但因一身正气,阴谋最终未能得逞。

  公元136年,张衡出任河间相。当时河间王刘政骄奢淫逸,不遵法纪,河间又多豪强之徒,纠集一起捣乱。张衡到任后,严整法纪,打击豪强,暗中探得奸党名姓,一时收捕,上下肃然。他为政以清廉著称,任职三年后,上书请求辞职归家,被征召拜为尚书。

廉洁典范

  在中国历史中, 诸葛亮一直被誉为忠诚的楷模、公正的化身、勤政的榜样、廉洁的典范,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而被国人世代尊崇敬仰。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教育子女要做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诫外甥书》中,他又要求子女应该“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把简朴节俭作为道德修养最高标准。

  在廉洁方面,诸葛亮号召将士节俭备荒,充实军资。他认为:“粮谷,军之要最。”他号召大家不但要勤于农田躬耕,还要以身作则节约粮食,丰收年不奢侈,灾荒年有粮食。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自报家产、主动公开接受监督的官员。他在临终前给刘禅写下了《自表后主》文书,文章写道:“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诸葛亮的忠诚、正直、勤政、廉洁和智慧,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财富。从诸葛亮身上,体现出古代官德文化的各个方面,而且,在每一个方面,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古代官德文化的集大成者。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12315指挥中心发布五一消费警示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