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足精神之钙 铸牢思想之魂 | 弘扬传统文化 凝聚奋进力量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补足精神之钙 铸牢思想之魂 | 弘扬传统文化 凝聚奋进力量
作者:  

补足精神之钙 铸牢思想之魂 | 

弘扬传统文化  凝聚奋进力量

  

  编者按

  南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南阳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中,以诸葛亮鞠躬尽瘁、召父杜母慈善仁爱、范仲淹情系国家、高以永勤政爱民等为代表的官德文化,是历史赋予的无价之宝。4月27日至30日,反映南阳市官德文化的党员教育纪录片《南阳史话》将在央视播出,南阳日报今起推出《补足精神之钙 铸牢思想之魂》专栏,介绍南阳官德文化历史故事和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补足精神之钙的生动实践。

召父杜母

  西汉召信臣和东汉杜诗曾为南阳郡守,且皆有善政,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故南阳人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召信臣是西汉声明卓著的大臣之一,汉元帝时任南阳郡守。他为人勤勉有方略,喜欢为民兴利,谋福于民。他常亲自劝导农耕,出入于田间,住在乡野亭舍之中,很少有安闲在家的时候。召信臣主持兴建的南阳水利工程中,最有名的是六门堰和钳卢陂,据记载灌田万顷。

  东汉建武七年,杜诗升任南阳太守。他生活节俭,施政清正平和,擅长计划谋略,减少和爱惜民力劳役。杜诗根据前人的经验,制造水排,利用水的力量带动鼓风机,进行冶铁铸造,此法比欧洲早一千多年。他引导民众铸造农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此外还鼓励修建池塘,广泛开垦土地,郡中家家户户都丰足富实。当时南阳的百姓把他比作过去的太守召信臣,赞颂他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父母官”一说由此而来。

坐堂行医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南阳郡(今南阳市)人,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经典,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因此张仲景被后世尊为“医圣”。

  张仲景“博通群书,潜乐道术”,终成一代名医。后被举孝廉,任长沙太守。当时,疫病流行,民不聊生,许多贫苦百姓都慕名前来求治,张仲景在公务之余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他对前来求医的百姓总是热情接待,细心诊治,从不拒绝,因此每日衙门外候诊的患者都拥挤不堪。张仲景见此情景,毅然决定打破官府禁忌,公开坐堂应诊,首创了名医坐大堂的先例。随后,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让有病的百姓进来问诊,留下了“坐堂行医”这一千古佳话。从此以后,中医为患者看病便有了“坐堂”一说,而且许多中药铺也取名为“某某堂”,用来纪念张仲景。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加强隐患排查 筑牢安全屏障
下一篇:没有了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