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乡村教育 用爱奉献青春 ——社旗县晋庄镇中心学校“2023年最美教师”牛秀菊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扎根乡村教育 用爱奉献青春 ——社旗县晋庄镇中心学校“2023年最美教师”牛秀菊
作者:  乔成强 王伦山

       南阳网讯   (通讯员  王伦山)梦想雄鹰的翅膀,梦想超越的辉煌,而她的翅膀早已给了她的学生。在每一次雏鹰展翅的试飞里,理想扣击天堂的声音都在她的耳畔回响。她就是社旗县晋庄镇小河陈小学一名普通的农村小学教师牛秀菊。

  

  牛秀菊老师,女,1999年6月毕业于南阳三师,毕业后一直在社旗县晋庄镇小河陈小学任教,至今已经整整24年了。在这二十四年的时间里,她扎根农村学校,把满腔的热血献给了挚爱的孩子们,把勤劳和智慧融入这小小的三尺讲台,使乡村的花儿茁壮成长,竞相绽放。

  

  选择了教师无怨无悔,不忘初心,勇毅前行。

  

  来到小河陈小学的第一天,也许是她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天之一。当时下着大雨,那个时候的农村小学环境条件不好,学校又是在几个村都不挨的空旷之地,没有水泥路,没有村村通,一下雨,到处都是脚脖子深的泥,加上暑假的校园一个月没打理,满院的杂草,用“荒凉”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但是,她没有退缩,依然留下来了。由于交通不便,为了能够尽早地来到学校给孩子们上课,她买一个小小的电动车,六十多里的路程是到不了的,她就在后座上多带一组电瓶,半路没电就换上另一组电瓶,只要半路一下雨,看到的她浑身都是湿漉漉的,特别是冬天一下雨雪,那种刺骨的雨点和雪花打在脸上感觉是难以形容的,到学校,她的棉靴棉裤上都结了厚厚的一层冰。最难的还是周五下午放学,她最怕的就是下雨,只要一下雨,电车就出不去,牛老师就只能把电车拆分成三块儿,让高年级的同学抬着被拆分的三块的电车到公路旁,然后再组装起来,骑一个多小时回到家。这样的镜头在牛老师的身上不知呈现了多少次,但从来没有听她抱怨过一次,因为在她心中,早就立下了扎根乡村教育的决心,这是她不变的初心。

  

  2022年4月3号,牛老师因上楼不小心把脚给扭骨折了,整个脚肿的像吹足的气球,医生建议住院休息一个月,毕竟伤筋动骨100天,面对当时农村小学教师紧缺的现状,再加上快期中考试了,她不愿因为自身的原因影响学生的学习,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反对,依然拄着双拐来到了校园和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课堂。看到她满脸的憔悴和一瘸一拐走路艰难的状态,学校领导告诉她,实在不行的话,先请几天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别留下后遗症。为了一群求知似渴的孩子,牛老师依然放弃了请假的机会,强忍疼痛坚持在三尺讲台。那时四年级的教室是在二楼的,为了减少她上下楼不便的麻烦,校长毅然决定把四年级搬到了一楼,那段时间是她人生最艰难的时刻,虽然有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关心,但为了减少麻烦,她强忍着白天不喝水,因为实在怕去厕所,几十米的距离,对于当时的她来说是最难做的事,也是最怕的事。每到吃饭的时候,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轮流给牛老师打饭,轮流刷碗,顷刻间,我们感觉到她们班的孩子突然间长大了很多。站在讲台上,每讲完一节课,牛老师都是疼得大汗淋淋,瘫坐在椅子上,孩子们一涌的冲上讲台,大声的喊着:“老师,您怎么样了?”“老师,您小心点,如果您累的话,可以坐椅子上讲也行,我们会认真听的”“老师,我扶着您起来吧”……一股股暖心的话语涌入心田,身体的疼痛又算得了什么?真心的付出必定会有收获,那次考试四年级的数学再次获得了镇第一名的好成绩,表彰大会分享经验时,牛老师自豪的说“我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无悔我的选择,也无愧我的选择”!



  

        拼命三郎,力排困难,也要做到尽善尽美。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来,社旗县举行了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由于牛老师学的是音乐专业,很荣幸被选中社旗县教体局合唱队其中一员,参加红歌大合唱比赛排练。县里的排练没有结束,她又接到晋庄镇中心学校的通知,又担任晋庄镇政府合唱比赛的总指挥。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只能上午学校上课,下午又马不停蹄的去县里排练合唱,然后再回镇里排练指导,由于长时间的站立,她的双腿和脚肿的鞋都穿不进去,只能用硫酸镁水敷一敷。走上比赛台的那一刻,她强忍着身体的疼痛,坚持指挥下来后,还不忘问领导能不能看出她走路一瘸一拐的状态,由于她们的付出,晋庄镇合唱团获得了县级二等奖,县合唱队获得了市级二等奖的好成绩,并代表市里参加河南省的大合唱比赛,荣获河南省唯一一支最受欢迎的合唱团。回到学校,牛老师又立刻进入到教师的角色,并没有因为领导安排的任务而耽误学生的上课。




  2022年11月,疫情还在肆虐,学生居家隔离上网课,牛老师也没有逃脱病毒的折磨,高烧40度,浑身疼,家人劝她去住院,可当时再有五分钟就要上课了呀,想想那群拿着手机等待上课的孩子们,她依然打开了电脑,强忍疼痛,坚持给孩子们上完课。她说她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为了孩子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专心致志的网课.jpeg


  追求卓越是她不变的目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为了让乡村的孩子们得到全面发展,学校于2019年开展各种社团活动, 她担起了学校艺术舞蹈社团的任务,她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让同学们了解了我国的传统艺术文化和河南的戏曲艺术文化,从中感受到了戏曲的魅力,并学习了戏曲简单的手、眼、身法和名家唱段,多次让他们在舞台上展现各自的风采。经过一星期的辛苦编排,自创的戏曲表演《谁说女子不如男》荣获社旗县第一届艺术节一等奖,并应邀登上了社旗县委组织的庆“七一”文艺汇演的舞台,我们是唯一一支来自农村小学的演出队伍,赢得了领导和观众们热烈的掌声,戏曲《红色娘子军》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荣获了优秀节目表演奖。在此期间组织学校迎六一、庆元旦文艺演出,自编校园大课间韵律操《兔子舞》一直跳跃在校园,受到了领导、老师和家长们的好评。




  

  她既是孩子们的良师,也是孩子们的益友。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孩子们对知识理解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尊重差异,接受不同,因势诱导,循循善诱,对于接受理解不太扎实的孩子,她利用下课或放学后重新讲解,俯下身子,面带微笑,语言柔和,心态平静,孩子们听得特别专心。她总是问孩子们听明白了吗?如果他们一脸迷茫,或眼神中闪现迷惑,牛老师会不厌其烦,再次讲解,止到他们完全明白。从教二十多年,她一直吃住在学校,以校为家,她与孩子们打成一片,课堂上为他们讲新课,课余个别辅导,就连中午吃饭时也是端着碗询问学生对当天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直到放学送走最后一个孩子,她才以一个妈妈的身份出现到自己孩子身边。数十年如一日,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每到星期五下午,很多她教过的学生回到校园,搂着她的脖子说,老师,我真的很想你,在她手机里,有很多学生的微信,她们聊学习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孩子们把她当成家人知己,成就感瞬间爆棚。

  

  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这只是牛秀菊老师平时工作中的一些缩影,作为一名乡村教师,在乡村教育这片田园里勤奋耕耘,挥洒汗水,积极探索,奉献自己无悔的青春。这就是老师和孩子们心中可敬可爱的牛秀菊老师!


编辑:科教新闻01    校审:王南林    责任编辑:刘婉    监审:吕超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