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时评|消费之基石是文化更是亲民
评论员 赵若雨
小饼烤炉加蘸料,灵魂烧烤三件套。“进淄赶烤”,是近期不断登上各媒体热搜平台的一大话题。数据显示,“大学生组团去淄博吃烧烤”“坐高铁去淄博撸串”等话题,最近连续冲上平台热搜榜单前列。甚至在一些提供生活服务的APP上,“五一”期间的淄博旅游订单,同比增长数额超十倍。
淄博烧烤,走的是小炉自烤、小饼卷葱的差异化路线,不仅好吃便宜,可能还是全国独一份。人间烟火气,容易“熏得游人醉”;短视频特有的视觉冲击力,成倍放大了这种诱人效果。大学生等群体纷纷“种草”,短视频裂变式传播,可以说,让淄博烧烤变得炙手可热的,就是屏幕前的你我他。而当更多人加入打卡大军,来到淄博举起手机对镜自拍,流量倍增效应定会再次凸显,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进淄赶烤”在这个春天火遍大江南北?
交通便利、政通人和相信是首要之因。今天的淄博,处在山东高铁环线上,有约200条火车运营线路经过。为什么山东的大学生在临沂当完群演转身就去了淄博,下午没课买个票就能约淄博烧烤,原因就在这里。有美食而且交通便利,众多兄弟城市地缘临近、人文相通、发展均衡、文旅互补,淄博的区位优势可谓得天独厚。
春回燕归、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相信是淄博火出圈的更大一部分因素。春回燕归,我们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之后,消费市场持续回暖,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式“特种兵式旅行”首先让淄博这座城市火出圈是为何?当时正是疫情肆虐的时间,当时山东大学有12000多名学生来到淄博隔离,淄博人没有嫌弃,不怕找麻烦,反而伸出双臂欢迎这些大学生。当地政府给学生们提供好的食宿环境,谆谆嘱托孩子们:好好休息,好好吃饭,吃饱不想家!在送别前的最后一个晚上,淄博特地请同学们吃了一顿烧烤,并约定来年春暖花开时节,大家带上朋友再来淄博做客。从这则故事的背后看得出的是淄博的人文魅力,淄博的盛情和温暖,更是“好客”山东的最真实体现。春回燕归,“特种兵式大学生旅游”回来了,回到了淄博,他们互相兑现着各自的承诺。
三五个人围炉一坐,吃着烧烤,合唱一支歌,谁见了都会羡慕。品尝美食,拍摄视频,喜欢同样的喜欢,体验同样的体验。好客是地主之谊,开心是共同旋律。相信未来的淄博在流量热推之下更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好魅力淄博“名片”。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都时评|心中有尺 理智追星
下一篇:南阳网网评|竹筒奶茶式到此一游让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