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 乡村建设是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广大农民对建设美丽家园、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期待。南阳市南召县小店乡多措并举,不断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确保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顺利建成。

以乡村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建设宜业型乡村
宜业是建设乡村的关键目标,重点在乡村产业、农民就业和多主体创业方面寻突破,不断让农村创造更多就地就近就业创业的发展致富机会。
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小店乡通过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衔接资金支持、“万人助万企”活动等,支持一批帮扶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把产业基地做大,探索各类帮扶模式,做到“龙头企业做两端、农民群众干中间”,并结合实际找准“一村一品”定位,确定各村支柱产业,有效提高群众产业收入水平。
促进乡村居民高质量就业。小店乡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和职业技能培训,开展“订单式”“菜单式”培训,确保做到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户应培尽培、愿培尽培。注重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扶持农民发展从事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龙头企业的就业带动作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支持乡村主体高质量创业。牢牢把握人才的“引育用留”,解决好各类人才的后顾之忧,努力实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和制度留人,让乡村成为进得来、留得住、好创业的大舞台。一方面扎实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青年人才开发行动和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行动,积极培养本土急需紧缺人才,育好用好乡土人才;另一方面也组织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激励和引导大学毕业生、农民工、企业家和城市专业技能人才等进村入乡,支持他们开展创新创业。

以乡村持续性建设为突破,建设宜居型乡村
宜居是建设乡村的基本要求,宜居型乡村建设就是要坚持以乡村持续性建设为突破,重点在村庄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等方面下功夫。
科学编制村庄发展规划。乡村建设,规划先行,小店乡分类推进村庄布局,合理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尊重农民意愿,立足乡土特色,引入现代元素,加强村落保护,杜绝、防止和避免大拆大建,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持续强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店乡2022年度共计实施各类统筹涉农资金项目22个,共计投资898.69万元,涉及农田水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覆盖18个行政村,垃圾分类建设项目25个村全覆盖。产业发展类项目5个,共投资275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为小店乡乡村建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小店乡以农村户厕改造、空心宅院治理、村容村貌改善、垃圾分类等工作为抓手,实行“四级网格”管理制度,开展“六清”、治理“六乱”行动,评选五美庭院480户,鼓励引导群众美化庭院及周边环境,带动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推进、整体提升。对户厕问题排查做到全覆盖,投入资金20余万元,对摸排出的问题一户一策进行整改,全面完成整改任务,让惠民工程落到实处。

以人性化的乡村治理为保障,建设和美型乡村
“和美”是建设乡村的价值追求,和美型乡村建设就是要以人性化的乡村治理为保障,重点要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和谐方面做文章,始终让农村保有和睦相处、和谐有序、祥和安定的自然人文生态。
促进人与人和谐共处。协同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和文明乡风,有序推进高价彩礼、低俗婚闹、厚葬薄养、铺张浪费、人情攀比、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专项治理,设立“乡村光荣榜”,积极开展“星级文明户”、“乡村光荣榜”、“五好家庭”评选等评比表彰活动,努力推动乡村建设从重“硬件”向“软件”并行转变、乡村发展面貌从重“塑形”向重“铸魂”并举转变、乡村居民生活从重“富口袋”向“富脑袋”并重转变,鼓励村民共建和谐美好家庭,不断提振村民精气神、焕发小店文明新气象。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开展空山河等流域河道清淤、沿线卫生整治,加强对乱倒乱排的排查和整治力度,全乡境内总体实现水质达标、环境优良;全面开展环保工作,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辖区内无生态环境突发事件发生,促进全乡经济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
要推动人与社会和谐共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进农村扫黑除恶工作和违法犯罪打击常态化,深入开展平安法治乡村建设,不断完善农村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始终将安全生产日常督导检查作为全年安全生产工作主线和抓手,紧盯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狠抓隐患排查整治,实现了“零事故零伤亡”,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