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 |
城市更宜居 人民更幸福
——南阳市奋力推动爱国卫生工作常态长效
目前,南阳市创成国家卫生城市1个、国家卫生县城10个、国家卫生乡镇12个;省级卫生城市1个、省级卫生乡镇138个、省级卫生村(社区、先进单位)2944个;省级健康乡镇10个、健康村(社区)7个、健康单位16个。
城乡环境整洁靓丽,美好家园风景如画,文明健康新风扑面……城市容颜和气质的华丽蝶变,成为南阳市常态长效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的最好注解。
近年来,南阳市委、市政府不断丰富工作内涵,创新工作机制,呈现全域化、常态化、多元化整体联动新格局,让南阳人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幸福。
高标实现全覆盖
“交通井然有序,马路干净宽敞,还有竞相绽放的玉兰花,装点着春日的城市,南阳变化太大了!”3月12日,从上海归来的吴先生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不由发出感慨。
以上率下,发力奋进。市委书记、市长亲自部署,四大班子齐上手,实行市级领导分包街道、市直单位分包路段责任制,定期研究解决重点问题,约谈工作进展缓慢的单位负责人。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双挂帅,台账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市、县两级全面展开。
党政主导,全民参与。形成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格的卫生城市管理架构,市区联动、部门协作、制度保障、全面覆盖的国家卫生城市管理体系。坚持全民动员,针对老旧社区、城中村、街巷等重点部位,严格落实商户“门前五包”责任制,并确定每周五下午为全市卫生清洁日,使“全民动员”的健康行动转化为“全员自觉”的文明践行。
目前,全市创成国家卫生城市1个、国家卫生县城10个、国家卫生乡镇12个;省级卫生城市1个、省级卫生乡镇138个、省级卫生村(社区、先进单位)2944个;省级健康乡镇10个、健康村(社区)7个、健康单位16个。命名市级健康企业18个、“五星”健康文明家庭3300个。
精心打造软实力
“当我们专注于考试本身,不去假设成绩,就没有成败的忧虑,人自然就变得轻松自如。”3月10日,市第十三中学的专职心理教师宋明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与此同时,不少师生在校园里预防甲流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前驻足观看。该校成色十足的宣教活动,是南阳市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缩影。
宣传发动浓氛围。充分利用报纸、“三微一端”等渠道建立宣传阵地和平台,深入宣传创卫标准,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普及卫生健康知识;通过制作视频彩铃和短信,向群众发送,营造全市动员、全民动手、全员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
专项行动成效丰。定期开展文明健康行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月和“一科普六行动”,2022年以来共组织活动1500多场,60多万人次受益;全面开展卫生创建、健康细胞创建和无疫小区、“五星”健康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整治城乡人居环境;深入开展健康南阳控烟行动,无烟党政机关、医疗卫生机构、学校建成率达100%。
强化保障硬支撑
日前,市爱卫办邀请国家和省级专家,对全市200余名爱卫专干进行专题培训,切实提升其业务水平。这是南阳市建强爱国卫生工作队伍的一帧画面。
法治护航。市人大充分发挥地方立法权职能,先后制定出台《南阳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南阳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南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市政府配套出台《南阳市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实施意见》《南阳市国家卫生城市管理及考核奖惩办法》《南阳市病媒生物防制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为爱国卫生运动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加大投入。市委、市政府将爱国卫生工作和卫生创建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属地、各职能单位共建的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对硬件设施投入力度,确保创建经费足额到位。
锻造队伍。建立完善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爱国卫生工作组织体系,指导各级配备专兼职人员,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担。成立爱国卫生专家队伍和监督队伍,加强业务能力培训,锻造业务精湛、精干高效、作风过硬的爱国卫生工作队伍。2022年以来,全市入库爱国卫生专家428人,组织培训7次,培训人员2200多人次。
精彩生活始于健康。如今,文明、卫生和健康,正踏着城市发展的节拍,成为南阳人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随着爱国卫生工作的纵深推进,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一定会洁美常在,迸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全媒体记者 任华裔)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市厅级干部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