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访古寻踪党史红色遗迹 推动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访古寻踪党史红色遗迹 推动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作者:  王玉

微信图片_20230313114949.jpg

合影


  南阳网讯 (通讯员王玉)3月10日,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带领南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干部职工22人深入南阳老城区,探访南阳宛属平津同学会、南阳女子中学旧址等红色文化遗迹及南阳脸谱文化活化创新,引导更多社会参,推动机关干部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在南阳四中校史馆,南阳女子中学是南阳现代教育的先行者和缩影,早期党的活动,特别是张嘉谋、杨鹤汀等南阳名人,以南阳女中为阵地开展党的宣传和组织工作,曹云阁、王正朔、杨廷宾等共产党员都得到帮助和支持。南阳益博社工中心孙家楼成为南阳四中校本红色文化学习基地,通过深度挖掘本土文化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南阳四中开发校史馆,开展学生公益讲解,通过互动提高红色文化传播的感染力和获得感。南阳四中校长孙剑波说,“不忘初心,薪火相传。通过社会参与,让更多的人通过四中的校史了解南阳,了解历史,增强了自豪感和自信心。”


微信图片_20230313114951.jpg

活动现场


  辰州堂是南阳的老街道,生活在这里的八旬老人宋纪生退休前是本土戏曲演员,他酷爱脸谱艺术,在夹道两侧专门做脸谱展览,成为脸谱小巷。宋纪生从说唱脸谱出发,讲传统戏曲的特点和教化育人作用,与参访的社工互动,京剧、汉剧和曲剧的传承,聆听老人的生命故事。南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于世臣说,“文明实践要以文化人,深入非遗文化一线,走近老旧社区老人的脸谱世界,不仅是一次艺术熏陶,更是一次生命教育和文化洗礼。”


  坐落于院新华路新华宾馆院内内西南角落的“南阳县文庙”,是一座建于清朝的古老建筑,也是昔日抗日救亡青年团体宛属平津同学会的旧址。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平津地区的南阳籍学子在共产党员郭以青、袁宝华领导下,在这里成立了宛属平津同学会。作为公开的爱国抗日群众团体,同学会的热血青年们,唯民族利益是举,奔走呼号,为抗日救亡而呐喊,为共产党的正确主张而疾呼,为八路军的辉煌胜利而高歌,将革命的种子撒遍了唐、白河畔,把抗日的烽火点燃到伏牛、桐柏山中。同学会连同青年学生们的壮举,为南阳的抗战史涂抹上了浓重的一笔。参加探访的党员干部围绕同学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展开讨论,受到了红色滋养。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易海芹说,“通过访古寻踪,不仅了解了历史,更贴近了南阳。”


微信图片_20230313114942.jpg

活动现场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王玉说,开展访古寻踪党史红色遗迹,南阳红里悟初心。发挥好社会工作资源整合和跨越合作的优势,通过社区漫步、沉浸体验、互动讲述、感想分享等方式,把文明实践活动真正走深走实。下一步,要围绕服务成果转化,开展孙家楼讲习所、老南阳漫步、重走解放路、访古寻踪红色遗迹等党建社会工作和文明实践活动,提升机关干部文明素养,提升文明实践的感召力和服务力,为南阳副中心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编辑:王鹏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