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戚城公园探寻中国千年的龙文化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濮阳戚城公园探寻中国千年的龙文化
作者:  韩纪钦

从古至今,中国很多建筑及生活物品,都以龙图形象作为装饰,象征着强大、向上的精神风貌。在日常生活中,像“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龙凤呈祥”等带有“龙”字的很多词语则表示赞美或祝福。

图1

濮阳戚城公园。韩纪钦 摄

1987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发掘出土了三组蚌壳摆砌而成的龙虎图案。经考古研究证明,龙文化最初是从濮阳开始。因而,濮阳就有了“中华帝都”“龙乡”等美誉。从考古学角度而言,这里是最早发现关于“龙文化”的墓穴遗址的地方,该遗址后入选“20世纪河南考古十项重要发现”。

濮阳市戚城文物景区的“中华第一龙”遗址陈列馆,居中放置着一具人形骨架,左右两侧有用蚌壳精心堆塑的龙虎动物图案,蚌的形状大小各异,长的摆耳朵,短的摆龙爪,形态十分逼真,惟妙惟肖。

从甲骨文上龙字的图案来看,龙是一种头有角、大口、有鳞的动物。研究发现,‘龙’字的写法迄今发现的就有20多种,从文字的属性上看,每种写法都有一个共性——都有神似龙头的犄角形状,身体的局部形态也极为明显。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源远流长的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博大精深的内涵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

“中华第一龙”的发现,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用一种更为形象的实体进行了展示,肯定了濮阳作为“中华龙乡”“龙都”的地位。证明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中国人是龙的传人。


编辑:张景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