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时评 | 规章制度不是冷冰冰的文字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南都时评 | 规章制度不是冷冰冰的文字
作者:  张玥

规章制度不是冷冰冰的文字

张玥


  不久前,在湖南的一家银行,一位老奶奶在柜台取现金时,因为不会写字,被银行工作人员告知不签字取不了钱。该工作人员还说,“不会写字就不要排队”。老奶奶只能在家人的帮助下从ATM机上把钱取出来。

  一句冷冰冰的“不会写字就不要排队”,透着不耐烦,缺乏同情心、同理心。说到底,是这名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出了问题。类似现象并非个例。在广东珠海,一名盲人因为带着导盲犬被酒店拒绝入住;在湖北广水,行动不便的94岁老人为了激活社保卡,在办事窗口前被人抱起进行人脸识别……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许多事情在被公众关注后,服务方也能找到解决办法,充分说明原先不是没有操作空间。再完善的规定,都有可能覆盖不了全部人群。也许有些人以规定为理由,是怕违规受处罚。其实,遇到特殊情况,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变通处理,是服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不愿意想办法,嫌麻烦,是因为缺乏一颗为群众服务的心。须知,良好的服务应该是热诚的,给老百姓带去便捷、舒适,把麻烦和困难留给自己,而不是打着规定的幌子,对群众说“不”,给群众添“堵”。

  群众的需求往往是多元的,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特殊情况。每当此时,服务机构需要有一种代入感,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感受群众着急的是什么、难处在哪里,尽自己的全力去寻找解决之道,同时还要举一反三,从个案中总结经验,从而建立处理特殊情况、服务特殊群体的机制和流程。其实,许多服务大可不必等到特殊情况发生时才着手处理。老人遭遇“数字鸿沟”时怎么办?如何给残疾人提供最大方便?这些都是做好服务应前置思考和应对的问题。越是小众、越是特殊群体的需求,越不能忽视。面对这些需求,服务机构不应嫌麻烦,恰恰相反,可以将之作为检验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流程、提升业务水平的良机,反思自己为何做得不到位、不周全,在查漏补缺的过程中把服务内容做出增量来。如是,方能给群众提供愈来愈优质的服务供给。

  规章制度不是冷冰冰的文字,遇到问题时,多些体谅、多些人情味儿,带着真挚的心为群众服务,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都时评 | 以孝留人 暖心更安心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