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春晚的河南元素丨 “庙底沟之花”闪耀央视春晚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央视春晚的河南元素丨 “庙底沟之花”闪耀央视春晚
作者:  王小萍 王雪红 李晨涛

  本报记者 王小萍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雪红 本报通讯员 李晨涛

  九州和气满庭芳,人间玉兔报春来。2023兔年央视春晚上,三门峡文物元素“庙底沟彩陶花瓣纹”惊艳亮相主舞台,与现代舞美设计理念交相辉映,展开了一场跨越历史的对话。

  “爸!妈!快看那个漂亮的花瓣,我们在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参观时见过!”节目刚开场,三门峡酷爱历史的中学生李晨昊一眼就看出,春晚舞台设计灵感来源于仰韶文化。李晨昊表示,家乡的历史文化元素在春晚舞台上的亮相让他感到很奇妙,希望大家来三门峡感受仰韶文化的独特魅力。

  演播厅穹顶艺术装置由四瓣花结构演化重构而成,既是根植于中华文明的美学创造,又是绽放着现代设计理念的创新呈现。这个创意取材自距今6000年至4800年前的庙底沟彩陶标志性的“花瓣纹”。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就曾提出:“花卉图案彩陶,可能就是华族(即华夏民族)得名的由来。”

  仰韶文化是早期中国文明的第一缕曙光。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曾提出中国史前文明的“重瓣花朵”格局,庙底沟文化中心区域的豫晋陕交界一带,就是“花心”。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认为:“在多元一体、满天星斗的中华文明中,以三门峡庙底沟遗址命名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是满天星斗中最耀眼的恒星。最早的‘中国’,应该就是从三门峡地区走出去的。”

  “庙底沟遗址是华夏文明有序传承的有力证据,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庙底沟仰韶文化博物馆馆长王宏民表示,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利用好博物馆这座“大学校”,讲好中国故事、黄河故事,为坚定文化自信贡献力量。


编辑: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