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时评·同心战“疫”之淅川篇④ |
紧盯问题补短板
淅宣评
当前,淅川县疫情防控已进入攻坚阶段,整体形势可防可控,但是,长期以来的高强度防控工作,一些突发的疫情应急事件,也折射出淅川县疫情防控工作中不少问题与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松懈麻痹意识广泛存在。受全球疫情影响,持续了三年的疫情,始终处于反反复复局面。在这种反反复复的变化中,由于我县一直处于相对安全状态,从干部到群众,对疫情防控的艰巨性、复杂性、反复性、持久性认识不够,在日复一日的“狼来了、狼来了”的防控中,逐渐厌烦、麻痹、松懈、大意。
二是防控意识不强。不少党员干部防控意识不强,甚至有部分领导干部,没有带头做到戴口罩、扫场所码、出示核酸检测报告。对单位同志要求不够严格,发现有违反疫情防控要求的行为,不能够及时批评指正。一些部门、乡镇对管辖领域的阵地管理松散,岗位有人在、工作不到位,形势严了抓一阵、形势稍松放一边,由此助长了群众、商户、学校、企业等社会各层面的消极应对情绪,导致日常防控走过场、搞形式,出入戴口罩、扫场所码、按时核酸检测等要求成为空口号。
三是指挥体系不畅。指挥部下达指令后,存在“肠梗阻”现象,工作不能有效落地落实,导致工作棚架、政令不畅、步调不一致。具体到指挥部各工作小组来说,看起来责任明确了,但仅仅满足于泛泛一般的安排,满足于制定的工作方案。应急演练与实战结合不紧密,疫情危机发生后一实战,才发现演练与实战存在巨大差距,导致手忙脚乱。
四是协调配合不力。部门与部门、部门与乡镇之间存在协调不力、联动不够现象,基本是各自为战,缺乏合力。疫情防控是系统工程,人员报备、卡口管理、重点人员监控等各环节都要密切配合,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严重后果。发生应急事件后,单位之间做不到协调联动、快速反应,密切配合。必须做到流调、封控、转移、隔离、核酸检测一盘棋,即时推送、同步进行、共享信息,否则将贻误战机,陷入更大被动。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发扬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拿出动真碰硬的勇气,做到不掩盖、不回避、不推脱,瞄准问题的“靶心”,有的放矢,才能真正解决本辖区、本部门疫情防控存在的问题,补齐漏洞短板,把防控措施落到实处,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实防线!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都时评 | 心系菜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