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讯 (全媒体记者窦文帅 通讯员王永强)“依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淮河源和桐柏山、伏牛山天然‘氧吧’生态保护力度;围绕‘无废城市’建设,针对生活垃圾排放、污水排放、黑臭水体治理等问题,依法督促有关部门强化履职.......”11月17日,记者在南阳市检察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关于服务保障南阳高质量发展、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工作出台的两个文件中看到的“检察措施”。
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现场
今年以来,为强化服务保障南阳建设省副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常态化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南阳市检察院制定出台了《全市检察机关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保障南阳高质量发展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南阳市人民检察院服务保障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十项措施》两个文件。
发布会现场
《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保障南阳高质量发展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共22项具体措施。紧盯“三区一中心一高地”建设,聚焦“两源两山”生态建设、绿色南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交通物流领域案件办理、中医药产业保护、城市精细化管理、诉源治理等中心工作,围绕检察职能,依法打击犯罪,努力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保障。
发布会记者提问
《南阳市人民检察院服务保障全国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十项措施》则重点围绕打击危害城市刑事犯罪、参与社会综合治理、服务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多元化解矛盾机制、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等10方面创建工作,细化服务保障措施,旨在主动扛起检察法律监督和市检察院作为“全国文明单位”的责任担当。
发布会现场
南阳检察机关服务保障南阳高质量发展、省副中心城市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的做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批示肯定。
今年以来,南阳市检察机关能动履职,主动出击,敢于亮剑,全力服务保障南阳高质量发展、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工作。一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更加担当。严厉打击危害企业合法权益的各类刑事犯罪,开展破坏营商环境黑恶线索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以暴力、胁迫等方式向企业收取“保护费”、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犯罪行为。积极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会同市司法局出台《涉民营企业社区矫正对象外出经营管理办法》,进一步畅通涉企社区矫正对象外出经营渠道。二是护航生态建设更加坚决。依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加强南阳“两源两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淮河源头和桐柏山、伏牛山天然养吧)生态保护力度。进一步深化“林长+检察长”“河长+检察长”工作机制,持续开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立案监督专项活动,从严惩治污染大气、水源、土壤及非法占用农用地、非法采矿、盗伐滥伐林木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先后在南召、内乡、西峡等山区县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监督,在淅川南水北调水源区开展水源地生态保护专项监督,在平原县市区开展农用地保护专项监督和河道行洪安全专项监督。三是维护社会稳定更加深入。深入开展各类违法犯罪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全面强化社会治安防控,共批准逮捕2879人,提起公诉8679人。持续严惩故意杀人、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和抢劫、抢夺、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坚持依法办理涉黑涉恶案件,做到“不懈怠、不松劲、不放过、不凑数”。四是保障民生民利更加务实。加强弱势群体保护,严厉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犯罪,共办理6件11人。依法严惩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共起诉危害食药品安全犯罪案61件83人,追诉漏罪5人。与城市管理、邮政、应急管理等相关单位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等制度,通过开展高空抛物、窨井盖、邮递等专项整治活动,守护“头顶上”“脚底下”“快递中”的安全。五是服务文明城市创建更加主动。依法打击危害城市文明犯罪,聚焦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热点难点,开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饮水安全、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专项监督。持续开展“送法六进”,以法治理念涵养文明行为。积极开展志愿者活动,助力交通秩序、市容环境、社区治理、市民素质不断提升。
随后,新闻媒体记者就检察机关开展文明城市常态化创建、公益诉讼检察、优化法制化营商环境等工作推出的创新举措及成效进行现场提问。市院政治部副主任邱文炳、政策研究室主任靳克军、第八检察部主任叶炼等对提问进行了回答。
服务高质量发展无止境。下一步,南阳检察机关将持续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持续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锐意创新、务实重干,踔厉奋发、能动履职,在“争先进、创一流”中创造新业绩、再上新台阶,努力以高质量检察履职服务保障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编辑:窦文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