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桥上话魏公
作者:龚广涛
话说:
金戈铁马战宛城,
折戟沉沙风流中。
有道龙岗颂诸葛,
无识帝都藏魏公。
温凉杨柳新枝舞,
淯河碧波浪花涌。
车水马龙连天月,
国泰民安唱大统。
壬寅年秋末,新冠疫情依然严竣,省城郑州富士康部分员工,因疫情离厂徒步返乡,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郑州南阳,虽近咫尺,亦不便来往。
郑州文友司马小迁日前编写南阳魏公桥的文章,准备再次来南阳实地采风,拍些桥的照片用以插图,不想因疫情泡汤,电话让我代拍几张。
朋友相托,不敢怠慢。星期天,清晨,带上相机,车少人稀,在魏公桥东西南北选好位置,新桥的十几个车道,两侧四十四块汉画,四十二个石狮,一连拍了十二张,栩栩如生。
拍完照片,刚要离开,桥头传来声音:“千年魏公桥,桥上故事多”。回头寻声南望,桥头游园走出两位大爷,搭讪之后,才知他们是两位退休教师。二位大爷,同住一个小区,又是同岁,八十高寿,精神䦆烁,神采奕奕。每日清晨,温凉河边散步,雷打不散。
一阵寒喧,两位大爷方知我意,他们打开话匣,向我讲起魏公桥的前生今世。
东汉建安元年,亦即公元一九六年,西凉猛将张济帅部进军荆州征粮,在南阳穰城一带与刘表部爆发冲突,激战中被冷箭射杀。余部由侄儿张绣带领,屯兵宛城,成为一支地方割据势力。刘表对张绣多以收买优抚,助张绣在宛城兴儒学,办教育,抚士人。这支亲刘表,远曹操的军事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对割据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集团造成重大威胁。
曹操面对这只榻前劲旅,不敢藐视。建安二年,便亲帅十五万虎狼之师征讨。大军突然压境,张绣不能匹敌,只得出城投降。
曹操不战而屈人之兵,气势磅礴,雷霆万钧。张绣不敢怠慢,一日一小宴,隔日一大宴。曹操与众将夜夜笙歌,锦屋绣榻,钟鸣鼎食。一日,曹操酩酊大醉,笑问左右:“城中可有美女”?部将告知,张绣婶娘,张济遗孀邹氏乃蔽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
曹操尊为一代枭雄,敢想前人不敢之想,敢做前人不敢之做,反潮流好美色,不管是何等女子,只要天姿国色,就会千方百计攫为所有。曹操在《遗令》中有文显示:“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曹操建安十五年修筑铜雀台,日常由乐伎表演歌舞取乐。试想,深锁铜雀台的美女何其之多。唐人杜牧曾有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之叹。他的杜夫人,尹夫人都是有夫之妇,就因美色而掠为怀抱,充分表现出曹操那种封建时代精神风貌两面性。
曹操得邹氏美人后移军城北,终日取乐,不肯班师回朝,令将校在宛城周边清剿扫荡不归势力,宛城军中,只留虎将典韦和少数亲兵守护。
《三国志。魏书。张绣传》有载:“太祖南征,军淯水,绣等举众降,太祖纳张济妻,绣恨之,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计漏,绣掩袭太祖,太祖军败……”。
张绣闻曹操欺婶暴怒,决心反叛,以护曹为名移师城外,宴酒灌醉典韦,对曹操中军大帐秘密包围。夜半三更,金鼓齐鸣,杀声震天,典韦醉意朦胧,找不到兵器,乃赤博上阵,杀敌无数,终寡不敌众,被乱箭穿胸而亡。曹操身边护卫的侄儿曹安民也被乱军斩杀,剁为肉泥。
曹操借助典韦,曹安民拼死抗敌之机,跨上大宛绝影良马死命奔逃。不想战马早已身中数箭,身负重伤,可赞这匹汗血宝马,堪称天马,天马行空,乃龙驹之勇,虽重伤在身,仍驮曹操狂奔至城东护城河岸,乃今天的温凉河魏公桥畔,天马再中数箭,精疲力竭,一头栽地,摔下曹操,命归西天。
曹操望着身后铺天盖地追杀敌军,面对张绣早已拆除渡桥,浪花翻滚的温凉寨河,大呼“天将灭曹也”!正要拔剑自吻之际,幸亏长子曹昂纵马追到跟前。曹昂飞身下马,与部下一齐将曹操拥上战马,用血肉之驱阻击叛军。战马有灵,护主心切,腾起铁蹄,飞跃急流南下的温凉寨河,向宛城东北瓜津渡飞驰而去……。
次年,曹操重整军马,再征宛城,大败张绣。温凉河旧地重渡,在此设下祭台,痛哭祭奠爱将典韦,再祭爱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死难将士,又祭大宛汗血宝马。同时,命人在温凉护城河上新建拱型石桥一座,以示追念。
曹操建立霸业,飞皇腾达,权倾朝野,汉献帝封其为魏公,又加爵魏王,因此,后人便将曹操逃难处新建的石桥奉为魏公桥。
《三国演义》第十六回“吕奉先射戟辕门,曹孟德败师淯水”故事即发生此地。道听途说魏公桥的故事版本很多,也略闻曹操与魏公桥血与火的蛛丝马迹,听二位老师侃侃而谈,更使我热血澎湃,激动万分,对魏公桥有了新的认识。
早年,写家谱看过《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曾发现文中有“明正德年间唐王府承奉正魏寿,鄢陵人,……其建东关石桥,号为魏公桥”。
魏公桥的传说有之一,之二,之三……。历史是后人写的,后人也可能从传说中明白事理。历史上曹操曾三征南阳,最后取得胜利。后人曾编戏剧《战宛城》,民间流传甚广。史书少见记述曹操与魏公桥的文字解读,但老百姓喜闻乐见这样的一种传说。同时,民间还在魏公桥上延伸了这样一种戏说:曹操一生足智多谋,老谋深算,为掌握朝廷内幕,将女儿曹节、曹宪、曹华送进宫中,嫁给了汉献帝刘协,曹操名正言顺成为汉献帝的岳父。汉献帝与曹操女儿们生下的儿女,出于对曹操尊敬,称其为魏爷,称其夫人为魏婆。久之,上行下效,魏爷魏婆这个称呼响遍神州大地。至今,河南及周边地区人们对母亲的父母还叫魏爷魏婆。
魏公桥是古代宛城通往汴洛官马大道的第一座拱型石桥,桥身北面有石雕龙头,南面有石雕龙尾。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飞机多次轰炸南阳的五道庙,玄妙观,望乡台,油坊坑,解放路,魏公桥也是重点轰炸之处。其时,家父正在南阳景武高中读书,亦即今天市三中的前身,距魏公桥只有几百米远。日军飞机飞走后,老师带领他和同学们一起去救火救人。当时,魏公桥被炸弹轰炸坍塌,刻有魏公桥的石块亦被炸烂,石桥很久不能通行。抗战胜利,一九四六年,南阳红十字会出面,号召地方绅士贤达捐款捐物,并利用部分汉代画石重建为双孔石桥。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南阳开通市内公交,始发仲景路的南阳老汽车站,走新华路,人民路,建设路,魏公桥,终点回到老汽车站。此时的魏公桥,是南阳公交站中一个最繁华站点。
南阳火车站建成通车以后,市内一路公交车始发站为火车站,终点站是魏公桥。魏公桥地理位置重要,岁月沧桑,不断更新扩宽,其中不知有多少个百家姓的赵钱孙李,周武郑王,冯陈褚魏,蒋申韩杨……参与,不知有多少个“魏公”为重建魏公桥做出贡献。
往事成历史,下笔愈千年。和两位老师站在宽阔平坦的魏公桥上,早已看不到金戈铁马的血腥撕杀,更听不見惊心动魄的鼓角争鸣。只有两岸婀娜多姿的杨柳,不时飘落橙黄的叶片,窸窣声声,仿佛正在倾诉魏公桥的不朽年华,撩起哪段一千八百年可歌可泣的历史风云。
温凉河,南阳多彩故事的一个童谣,魏公桥,南阳历史古老厚重的一页。
这真是:
东汉末年乱臣多,
神州大地燃烽火。
汉室江山枭雄鼎,
魏公桥头将星落。
昔日旧貌化尘埃,
今朝新颜逐浪波。
温凉河畔谈轶事,
笔下千言走斑驳。
编辑:陈冉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窗 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