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盆地最难捱的,是城市的初冬。农历是冬至到小雪,公历是11月中旬前后,寒风袭来、空气阴冷,暖气又没到开通时间。这段时间最需要找点办法,让身心找到冬藏之处。前几天核酸清零行动,街上空空荡荡,人们猫在家里吃吃睡睡,养冬膘提前开始。翻翻闲书看到唐宋的初冬,竟发现在吃喝睡上与今人别无二致,而且古代的文人墨客,似乎比我们更得时令风物情调真谛,那种场景意趣,让人平添几分意欲穿越的向往。
宋代陆游立冬后,想吃点暖和的东西,就提着折叠椅拿着酒壶,来到菊花地,就像现在的露天烧烤,美美地吃着一顿烤羊蹄、蒸螃蟹。“胡床移就菊花畦,饮具酸寒手自携;传芳那解烹羊脚,破戒犹惭擘蟹脐。”宋朝的烤羊蹄有多美味,诗中说了,要说香气扑鼻,那得是烤羊腿比较香。在用刀解开羊肉的那一刻,香味就传出来了。而我今天破戒了,为了解馋我还吃了螃蟹也是很惭愧啊。陆游的这首诗,可以说是初冬记事。风物人情一清二楚地记了下来。
要想御寒,仅仅搞点肉吃吃不够的,还需要喝点小酒。明代黄淮《朝天曲立冬》上,有“兽炭炉围羊羔酒,共醉笙歌锦帐中”的句子,围炉吃羊肉,醉歌锦帐中,看来他喝的已经是大酒了。当然要说喝酒,还得属诗仙李白,“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喝酒的理由很充分:冬天太冷了,笔都冻住了,所以也懒得再写新诗。炉子上温着美酒。醉看满屋月光,可是雪覆盖了全村。
古人冬藏的另一个方式,不是现在的摆烂、也不是内卷,倒有点像是一种躺平。元代陆文圭立冬日,一觉睡到中午,起床挥毫写下初冬的风景:“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黄花犹带露,红叶已随风。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舂。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你看白天睡大觉,起来很惭愧,感慨虚度的时光,却又一脸无辜,似乎是一场梦让他明白了季节的更替!若是现在,朋友圈发这种句子,肯定是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凡尔赛了。
吃好喝好睡好,说起来很俗气,却蕴含着古人冬天的养生智慧。我的朋友老魏是个美食家,对古人冬藏养生之道非常认可。他认为古往今来抵挡寒风雨雪,都需要美食的慰藉和温暖。老魏出身清代御厨世家,他的易佰福黄牛肉酱是赊店魏氏牛肉酱的百年传承,在晒酱发酵、牛肉烹煮、调料配方上,易佰福依然保持着传统手工工艺。入冬以后,他的易佰福调味酱系列更能大显身手,无论是浇汤面、蘸饺子,还是做乱炖吃火锅,有了老魏的易佰福的提味点睛,马上就让你胃口大开、酣畅淋漓。
老魏的易佰福牛肉酱系列产品,不仅有清真食品认证和出口食品备案“双认证”,而且在获得诸多行业殊荣的同时,今年又入选了南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荣获“河南老字号”品牌,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等多项桂冠,拥有“南阳市调味牛肉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平台和“易佰福”“魏小福”“赊店魏氏”“赊店老街”“牛一坊”等品牌商标。
“有根、有料、有味、有情怀”,是老魏的易佰福食品的文化符号。虽然不能与经典古诗词相提并论,但却有某种意义上的异曲同工之妙。美食,不仅是一种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灌溉。正如作家高维生《味觉谱》所言:“我们寻找的,不是味道的记忆,而是记忆的味道”。一诗一词、一蔬一饭,其实都是世道人情的勃勃生气,人间烟火的热气腾腾。(魏小福)
编辑:马钰春子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西峡县:推动快递企业“降费增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