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智慧的宝库
廖华歌
一
壬寅中秋节上午,我参加南阳市图书馆举办的一个诗词寄明月、品茶话中秋的活动,深感受益匪浅,特别有意义。
月亮是永久的话题。此夜一轮满,竟夕起相思,千百年来,月亮成了人类各种情感的重要载体,唯寄情明月,才可悠然心会,在时间和空间上延展心中的意结。人们赏月、品月、爱月、敬月、拜月、咏月,千古至今,那一镜圆月温暖照亮了天下多少颗心……
而此时,我纷飞的思绪却并不在月,而在这座宽敞明亮、别致新美的图书馆……
毋庸置疑,图书馆提升了这个城市的文明。
算来图书馆是我去得最多的地方之一,那儿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只要走进去,立时就有非同寻常的感受,呼吸着特有的芬芳书香,倾听自己无比崇敬却无缘相见的名家大师们的智言慧语,在时空的一次次穿越中领略春花开谢,秋草荣枯,万物孕生……
一座座图书馆,就是一座座智慧的宝库,人们来了,原有的苍白一点点泛青,贫乏的知识渐次饱满,沉重的肉身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翅羽日丰,忽有一天轰然灵动,风起翔舞,追云逐月……
这儿的每一寸空气都弥漫着浓浓的书的味道,在这里我们与古今中外圣哲先贤灵犀相通,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被他们全力托举着,从暗夜直接走向黎明。
二
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读书时,常常情不自禁地在座位下用脚来回擦地,经过长年累月的摩擦,竟在水泥地上留下他深深的脚印;哥白尼与弗隆堡教区大教堂图书馆,牛顿与三一学院图书馆,富兰克林与北美公立图书馆,巴尔扎克与旺多母寄宿学校图书馆,李大钊与北京图书馆,丁肇中与密执安大学图书馆,康有为、梁启超、王国维、鲁迅、陶行知、蔡元培、陈寅恪、吴晗、范文澜等人与众多图书馆之间,都无不产生了脍炙人口的故事与传说,成为美谈和佳话。
图书馆具有非常奇异的力量,哪怕是匆忙中目光扫描而过,也会很不一样的,令人在庸常中忽然产生新的想法;倘若深入其内,心中眼里久有的荒凉便一些些退去,氤氲的书香驱赶着荒芜,分明有一种东西在回黄转绿中訇然拔节;若是肯真正静下来阅读和体悟,整个人便心境空明,尘俗顿消,绿树繁花铺向远方,恍如众神的脚步穿过茫茫宇宙……
爱是一种能力。我们挚爱图书馆,就要用自己的心志和能力,持续以花开果硕来体现和见证这至真的深爱。
穿过无数日子,当晨曦或夕阳抵达面前的书页,照亮贫弱饥渴的心房,落满光束的林木合奏,花朵盛开,一个被渊博学识喂养起来的人,一生追寻并珍惜自己内心的光明,生命也便始终盛大多彩。
三
水低成海。我默然向身旁这位德才兼备的主讲者行深深的注目礼。她是那么年轻,然而,腹有诗书的她,却辞尊居卑,谦逊有加,清雅静美,一派云淡风轻……
望着面前一个个陌生而英气勃勃的面庞,听着他们的自我介绍,我不由为之惊赞和钦佩。他们是如此青春,如此勤苦好学,如此幸运和福气。那声情并茂的诵读和谈吐,让我对他们充满由衷的敬意!
青春永远是美好的,而青春又是一种责任,一种奋斗和希望,不被辜负的青春更具有深远的意义。正值青葱之季的他们,几似图书馆周围那一排排一直绿向远方的树木,沐浴着雨露阳光,枝叶蓬勃,挺拔向上,岁月将使其成长为一棵棵大树,他们用森林的集体力量去抗击风霜雨雪,承接阳光甘霖。那时候,光芒呼啸,叶片里有琴声响起,再也没有开到一半就停下来的花朵……
时代让他们一开始就有很高的起点,而他们又用茁壮成长不辜负时代。他们说他们喜欢阅读经典,图书馆是经典聚集的殿堂,更是他们常来常往的地方。一个个的清晨和傍晚,踏着晨露和皓月,披一身霞光与晚风,一颗颗心被一本本经典深深吸引、浸润、丰盈,焦虑与狂躁颓然败退和消失,生命质量的不断提升,前行队伍的愈益壮大,如群星灿烂,无边光芒辉耀千壑万川。
天空澄澈,时光空旷辽远,世界有多么抽象,图书馆就有多么具体。前人将智慧与思考静置于此,在这里,大家各就各位,与一直在某个地方等待自己的某位智者欣悦相会,倾心交谈,乘着智者的船只,航行在知识海洋的同时,自身体内的那条河流也骤然苏醒奔腾……
四
那年,我第一次和南阳几位老师一起走进市图书馆,望着一排排书架上那浩如烟海的左图右史,我被深深震撼了!
尽管这之前,我也去过几处图书馆,但面前这座坐拥百城的馆藏,我还是初次领略。
久久凝望着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深感自己是那样渺小卑微。面对这样的大书,我很心灰意冷地说,还搞什么创作呀,自己被称为“作家”,真是欺世盗名!
你这想法不对,要越看越有信心和勇气写作才行,而不是灰心丧气。周大新老师一以贯之给予关心和鼓励。
周同宾老师则温言轻语契诃夫名句:大狗叫小狗也叫。一根根不起眼的小草,成就出广袤的草原,虽写小文,但只要是真情实感,也很好的。
二月河老师表情凝重,很豪气地微笑道:皇皇巨著怎么了,还不都是人写出来的?关键是不能怯!不能自己吓退自己。
周熠老师叹息感慨,写作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可是谁也没有逼迫咱,说到底是自己喜欢呀!
无与伦比的知识光芒令我深深自惭……
多少年了,图书馆为我们每个人构建一个个的知识宫殿,它本身生长出多少生动的故事和情节我们不知道,但在时空流转中汇聚古今智慧之河,形成广袤无垠的浩瀚之海,我们才有了永远奔腾不息的智慧之流……
五
雨露阳光让大地生长出更多更丰盈的图书馆,书香催绽了偏僻大深山的朵朵山花,那花已经不受季节影响,永远以缤纷多彩的盛放和累累果实见证山民们的今昔。
心中有书,脚下才有路。知识改变命运,这是现下连偏远山区的老农民也都明白的道理。近几年,一些城市图书馆适时而生,古风蔚然,典藏云集,直若一把把金钥匙,帮众人打开一扇扇知识的大门。仅我所居住的这个城市的中心城区,就已建成数十个“诸葛书屋”,而流动小书店、农村文化书屋、阅览室等,更是小书屋大民生,小书屋大文化,书屋已成为农民的好去处,阅读已成为乡村一道可喜而美丽的风景。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胸中书本的厚度,就是他人生的高度。对知识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使更多的农家子女与图书馆和书屋结下深缘,他们和城里人一样,在知识的大海畅游,在智慧之汁的喂养浇灌下,目之所视、心之所想、足之所行,早已不再是先前的自己了!虽然依旧是脚踏实地的烟火日子,依旧是大山的儿女,但山外有山,远方更远,那原本高不可及连做梦都不敢想的名校表格上,在籍贯一栏,竟赫然填写着自己那山深林密的故乡……
他们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每一处都无比神圣,生命中光阴与我在此走过,是我人生路上前行的阶梯。
六
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那应是图书馆的模样。
路遥说,任何狂妄的文人,只要他站在图书馆的书架面前,置身于书的海洋之中,就知道自己有多么渺小和可笑。
毫无疑问,眼前这些洋溢着青春蓬勃之气的年轻人,他们无不痴恋深爱着图书馆,他们的言谈举止,弥散着非同一般的书韵墨香,常在书堆中徜徉的他们,年纪虽轻,却已彰显出博雅宁静之风。
我一直特别感念、感恩且永铭于心的,是母校图书馆那位女馆长,就因为同是一个县的老乡,在一个月光很好的傍晚,我期期艾艾向她说了自己的想法;就因为她也是中文系毕业,很喜欢文学;就因为……也许什么都不因为,她只是觉得喜爱读书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便答应并满足了我和同桌女友雪的“奢望”,在她的庇护下,每个周日我和雪早饭后自带午餐,她为我们悄然打开图书馆大门,然后将门反锁,直到晚饭时再来将门打开。那段时间是我最快乐幸福的时光,每每站在海量藏书前,沉迷在书的王国里,仿佛过去、现在、未来,全都展现在同一个时空……
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放飞理想的圣地,是通向世界所有知识的门户,更是我们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走近它,就会义无反顾地爱上它,这爱忠贞不渝,生生世世……
(廖华歌,第六届河南省作协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讲好中国故事曲艺展演:南阳市两部作品入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