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坚守照亮寻亲路
——记南阳市公安局犯罪侦查支队民警肖振宇
“用爱照亮回家路,用心绘就团圆梦”是“肖振宇寻亲工作室”照片墙上的两行醒目大字,这是肖振宇的真实工作写照,也是他立志万家团圆的奋斗目标,它承载了一名公安民警忠诚履职、心怀大爱的如磐初心和铁肩担当。
今年43岁的肖振宇于2002年5月参加公安工作,先后在国保、情报部门工作,如今是南阳市公安局犯罪侦查支队的一名民警。在主业之外,他的另一个身份更为很多人所熟知,他被称作“南阳公益寻亲第一人”。近5年来,他带领团队已无偿帮助全国1400多个家庭实现了团圆梦。
无悔选择 踏上公益之路
2015年,肖振宇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放学走失,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但那种煎熬和痛苦使他对离散家庭感同身受,他开始关注寻亲群体。2017年,电影《失孤》更深深触动了他,从此踏上了公益寻亲之路。
肖振宇利用业余时间搜集离散家庭信息,不管是联系方式、居住地,还是模糊的方言和人物关系,他一一详细记录并进行研判比对。他还总结和整理了各地的风俗习惯、称呼用语、地貌特征和家乡特产等,为寻亲提供了更多线索。
为了支持他的寻亲工作,2020年9月,南阳市公安局成立“肖振宇寻亲工作室”,并在“平安南阳”微信公众号上线。求助人在平台上填写寻亲信息,经过肖振宇团队的筛选核查,对寻亲登记信息进行发布。收到相匹配的疑似线索,肖振宇团队会立即前往现场,或解救被拐者,或陪寻亲者进行比对确认。
在工作室照片墙上有一幅大型中国地图,上面画着密密麻麻的线头,印刻着肖振宇团队为寻亲走过的万水千山。他们靠着“大数据+脚底板”走过30多个省级行政区,总行程超过十万公里。
竭尽全力 守护万家团圆
肖振宇的笔记本首页写着“争分夺秒”四个字,来源于一起令人遗憾的寻亲案例。一位80岁高龄的父亲寻找被拐30多年的女儿,肖振宇团队经过长达四个月的艰苦查寻终于找到。当他们想把喜讯告诉老人时,却得知老人已在前一天离世。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肖振宇,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争分夺秒”,尽最大努力、用最短时间避免遗憾再次发生。
一有空闲,他就坐在电脑前分析研判,凌晨一点前很少睡觉,熬夜成了常态。有时工作太晚,怕回家影响家人,他就干脆住在办公室。由于长期熬夜和长时间面对电脑,他用眼过度,导致双目重度青光眼。但他毫不懈怠,不敢停歇,“很多家庭需要我,再难我也要坚持下去”。
2019年中秋节前夕,肖振宇接到一个来自贵州黔西的求助,6个兄弟寻找被拐失踪30年的母亲。他立刻搜寻全国的寻亲信息,进行综合比对分析,发现河北省蔚县一位老人与他们发布的寻亲信息高度相似。经当地派出所核实,老人就是六兄弟失散了30年的母亲。六兄弟前往蔚县,将老人接回,圆了团圆梦。
那天,肖振宇感慨万千,他发的微信朋友圈这样写道:“人生不易,能圆他们对团圆的梦想,能让他们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这或许就是我们工作的价值所在。”
用爱坚守 践行铮铮誓言
为了更好地帮助离散家庭,肖振宇自费购买心理学书籍,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对离散家庭进行心理疏导帮扶。几年来,肖振宇帮助了276名被拐或长期失踪青少年成功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肖振宇还根据工作经验和真实案例,编撰了防拐知识,到学校、社区、企业等地进行防拐宣讲,将安全防范、自我保护意识植入群众心中。
除了打拐、寻亲工作外,肖振宇寻亲工作室还承担着帮助烈士寻根的任务。虽然因烈士信息不全、牺牲年代久远、行政区划调整等原因,工作难度极大,但经过肖振宇的不懈努力,已成功为111名烈士找到了家人。
辛勤和汗水铸就荣誉,近年来,肖振宇先后荣获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先进个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河南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新时代河南政法英模”、“河南好人”等称号。他用忠诚大爱托起了一个个破碎家庭团圆的希望,践行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铮铮誓言。(全媒体记者 张萌萌)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建强副中心 企业当主力 | 西排公司:匠心铸造“争气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