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这是竹园沟村物美价优的农产品---艾草垫、菌菇、酵素,欢迎大家认购。”10月15日11时,在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竹园沟村电商产业实践基地,省教育厅驻竹园沟村第一书记方治强又通过微信视频号平台开始现场直播,帮助村里销售农产品,直播间里好不热闹。
方治强到竹园沟村已有3个年头了,从繁华省会到静谧乡村,从教育战线到田间地头,从机关干部到驻村第一书记,他以“赶考人”的觉悟牢记初心使命,以“答卷人”的姿态扑下身子,用脚步丈量竹园沟村的山山水水,用真情点亮山村群众的万家灯火,用赤子之心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为民情怀。日前,方治强荣获“河南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荣誉称号。
方治强在党群服务中心为群众办理子女入学享受政策手续。
产业创新发展的“辅导员”
电商赋能,是竹园沟村助力乡村“五大”振兴的生动缩影,更是方治强冲锋在前、实干在前,推动改革发展、推进强村富民、服务基层群众的真实写照。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引擎,和村“两委”深入研究之后,方治强根据竹园沟村产业结构、群众需求等,通过引进新技术打通产业兴旺“堵点”,着力在产业链上做加法,努力实现农民稳定增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党建+电商+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不断为产业振兴注入新动力。他争取各类项目和帮扶资金4.64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增至27.8万元,村民家庭年人均收入达到1.2万元,带动就业260人。
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竹园沟村电商产业实践基地正在进行直播
着眼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方治强多方协调争取帮扶资金,坚持不懈建设生态文明竹园沟。
竹园沟村,顾名思义,就是一道沟,交通不利、资源匮乏等是群众的一大难题。对照美丽宜居村庄创建标准,他精心谋划实施了改善民生和基础设施等6个重点工程项目;结合文明城市创建,组织党员、工作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推动形成了人人参与亮化、绿化、美化的良好局面。村里争取30万元修了产业路,实现了农产品能运出去找到好销路;达到自然村主干道每间隔20米就有一盏路灯。 “方书记帮我们把路修通了,路灯也装上了,实事都办好了。”村民毛钦松喜不自胜。
如今的竹园沟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荒山变成了桃园、曾经的偏坡陡坎变成了青山绿水,特色产业多点开花、科技赋能产业兴旺,村里听到最多的是“发展”话题,看到最多的是“实干”场景,“强富美”的乡村愿景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引领乡风文明的“指导员”
强化党建引领,将发展思路盘“活”,将乡风文明育“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乡村优秀文化融合,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方治强一直在路上。
乡村振兴,党建引领是关键。对方治强来说,积极推进五星支部创建,真正叫响做实“有困难找党员、要服务找支部”,打造“不走的工作队”不容懈怠。
“他走进村民的家里,更走进了我们的心里。”村民崔明山说。每天下午,方治强都要走访村民,了解各户村民情况、掌握每位村民的需求,从未落过一天。与此同时,发挥好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两支力量作用,想方设法帮助群众克服和解决问题。经过入户走访、精准帮扶,方治强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悄然拉近,竹园沟村的发展思路逐渐清晰。
方治强牵线搭桥河南省教育厅为群众送温暖
要将发展思路落实下去,加强班子建设必不可少。方治强围绕五星支部创建积极推进党组织建设,借助新媒体等平台创新党课教学方法,使35名党员党性修养逐步提高。通过抓制度、立规矩、抓落实、同进步,竹园沟村“两委”凝聚力和战斗力有了显著提升,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筑牢了基层组织堡垒。
“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是方治强的工作导向,从驻村开始,他就坚持走街串巷,融入村情村民,以文化鼓励文化,以文化引领乡村振兴。
如何为广大村民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在激发村民乡土文化自信的同时,方治强注重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以精神激励精神。他紧紧依托竹园沟村文化资源优势,举办“喜迎二十大美术家送文艺”文化书画作品展,通过书画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邀请美术家到村挥毫泼墨送文化,还亲力亲为,引导文化因子融入生活之中,使之成为村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充分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优化乡村教育的“宣传员”
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接受高质量教育,有利于培养、稳住、留住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的人才。方治强努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辐射,带动提升乡村教育质量,让乡村孩子“上好学、有盼头”。
新建成的南召县新郑小学
“我希望你们毕业后都能投身到家乡的建设中来,因为乡村振兴太需要人才了。”每年暑假,方治强都会召集大学生开展座谈。南召县区位优势不明显,教育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他多方协调为山村学校送去桌椅板凳;优秀师资资源匮乏,他邀请南阳市名校名师赴村支教帮扶;山里娃考入重点大学,他牵线搭桥助力学子圆梦未来;留守儿童情绪波动,他依托焦作师专成立全县首家村级心理辅导员工作室;为招引人才、留住人才,他多方组织力量开展培训班,给其指明方向……
方治强在新郑小学门口向来访群众介绍帮扶情况
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是重点。如何把优秀教育资源引进来、为乡村振兴储备人才、打造群众信赖的乡村教育“名片”,是方治强一直思考的问题。为此,他一方面招引人才,一方面千方百计培育人才、引进教育项目,一点点改变着山区群众的发展观念。
如今,在河南省教育厅的倾力支持下,在方治强及驻村工作队的带动下,竹园沟村聚集起两所现代化农村寄宿制小学、中学、一个职教园区、两个产业学院等教育资源,6所高校到村建立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基地,70多人返乡就业,竹园沟村也因此成为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典范。
竹园沟村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在大多数人向繁华奔跑时,有人却向艰苦奔赴,用臂膀顽强抵抗贫穷,用温暖驱赶不安,以凡人之力不落下一人一户,书写了平凡却伟大的荣光。“何其有幸,能在乡村振兴舞台上书写青春。感谢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方治强铿锵有力地说。 (全媒体记者 苏翔)
编辑:王楠琳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民营企业学雷锋促发展联合会走访宝德利茶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