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河西村灵活用好集体收入分红资金
开发公益就业岗位 促进脱贫群众增收
“这里也要擦一擦,不仅要保持水池面上干净,下面的台柱也要擦一擦。”西峡县米坪镇河西村驻村第一书记薛建敦对正在打扫村部旁边新建公厕的高遂彦说,“只要里面收拾干净,里面不臭了,虫子也少了。”
高遂彦是驻村第一书记薛建敦所帮扶的监测户辛天顺的爱人,有精神残疾,长期用药。因为其爱人长期在外打工,家中也没有发展产业,目前还有一个孩子在上小学,家中经济相对困难。根据应纳尽纳的原则,属于边缘易致贫户,及时将其纳入监测户范围。
今年以来,河西村委和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深抓“观念能力作风”的核心,结合全市开展的靶向整改工作,对群众的产业发展和收入算账进行再梳理,确保群众稳定增收,把解决因实际困难不能发展产业的群众收入问题当做大事来抓,也一直是第一书记薛建敦萦绕在心头的难题。开发新的公益性岗位,拓宽困难人员就业渠道,兜牢民生底线,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稳定就业、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是解决家门口就业的最好办法,但是有了岗位,钱又从哪里来呢?在工作中,想到近两年来在上级支持下,河西村发展了7.5千伏的大阳能发电项目,一年下来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万余元,这些收入可以用来发展集体经济,也可以用来与脱贫户分红,这些资金可以拿出一部分用于公益岗位的工资支出,让这些需要就业的脱贫户和监测户通过劳动增加收入。
资金问题解决了,如何给监测户提供一个人岗相适的就业岗位呢?这也是驻村第一书记薛建敦每次入户都会思考的另一个问题。在发现问题中积极解决问题,在入户走访中发现,厕所革命后每户新建的厕所都干净整洁,但联建厕所却因管护不到位,急需要专人管理,如果让需要就业的监测户就近管护公厕,在提升人居环境的同时又能给他们提供就业岗位,是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薛建敦书记立即把自己的想法与工作队和与村两委进行了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后,及时与帮扶的监测户签订了协议,开始上岗工作。
通过光伏分红公益岗的开发,解决了2户监测户的就业问题,确保了在家门口就能够稳定增收,消除了返贫风险,激发了脱贫户的内生动力,同时,也有力促进了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实现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实现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人居环境提升工作的“双赢”。下一步,河西村将进一步管好用好集体经济收入,为群众多办好事、办实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动河西振兴。(通讯员 王卓)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 唐河住建:深入开展国庆假期期间市政工程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