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西峡:着力发展中药材产业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河南西峡:着力发展中药材产业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作者:  

9月28日,“让世界‘中意’中国—中医药文化传承网络主题采访活动”采访团走进河南省西峡县,探秘“天然药库”。

据了解,西峡县有中药材1328种,其中植物药173科1125种,动物药106科178种,其他品种药25种。发展山茱萸、连翘、三岛柴胡、天麻等二十多种30余万亩,年产量6万吨,产值将近5亿元。

中医药标本展示 杨琳/摄

据介绍,西峡县现有中药材初深加工企业5家。其中仲景宛西制药年加工中药材2万吨以上,“仲景”牌中药配方颗粒项目,填补了河南省空白,是目前河南省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

依托资源优势,西峡县实施中药材产业富民强县发展战略,一张蓝图绘到底,着力打造制药企业“第一生产车间”,培强龙头企业,做优拳头产品,推动了中药材产业由资源型向基地化、粗放型向标准化、产品型向产业化转变。

宛西制药展示厅 杨琳/摄

仲景宛西制药拥有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张仲景经方药研室等平台,是西峡中医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领军企业,也是带农富农的重要引擎。1998年开始,仲景宛西制药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在西峡伏牛山腹地的丁河、寨根、二郎坪、太平镇、米坪等5个乡镇建设20万亩的山茱萸生产基地。公司与当地农民签订了30年的收购合同,为农民无偿提供种子和原辅材料,并开展种植现代药材的培训和辅导。

为服务引导群众发展中药材种植、促进增收致富,西峡县专门成立了中药材生产办公室,以县、乡中药材办为主,发挥龙头企业——仲景宛西制药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协同抓好全县中药材生产技术服务。

西峡县以培育“西峡八味”中药材产业体系为抓手,推进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同时,该县正在与相关科研院校联络对接,建立健全西峡道地药材标准体系和溯源体系,强化中药材质量认证,让西峡优质的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杨琳)


编辑:赵若雨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