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亮眼数据 见证暖心民生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河南南阳:亮眼数据 见证暖心民生
作者:  于欢

建成敬养老机构1710家,解决近10万名农村特殊困难群体生活难问题,6万多名社会工作者活跃一线倾情服务……

亮眼数据  见证暖心民生


  为9.9万名农村留守儿童、近4万名农村留守老人提供制度化关爱服务;

  全市共建成各类敬养老机构1710家,床位数达11.6万张,护理型床位占比67%;

  整合资金近30亿元,解决近10万名农村特殊困难群体生活难、照料难、护理难、医疗难等问题;

  全市213家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42家社工机构、64家志愿服务组织、6万多名社会工作者活跃在基层一线,为受助人员提供专业化服务……


  9月1日,在南阳市举办的“非凡十年 逐梦副中心”第九场新闻发布会上,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就南阳市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高品质生活创造行动的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一组组亮眼数据、一项项务实举措,亮出了“南阳民生答卷”,彰显了南阳市扛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责任和担当,描绘出高品质美好生活的模样。

  民生保障  10年10次提标扩面

  10年间,基本民生保障制度实现重大突破。在困难群众救助方面,先后10次提标扩面,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630元/人/月、420元/人/月,城乡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9828元/人/年、6552元/人/年,年均保障低保对象49.62万人、保障特困供养对象8.26万人。

  将20余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范围,占全市脱贫人口的30%;整合资金近30亿元,采取“四集中”兜底模式,解决近10万名农村特殊困难群体生活难、照料难、护理难、医疗难等问题;

  在特殊群体关爱保障方面,集中和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分别提高到1450元/人/月、1050元/人/月,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保障范围;为9.9万名农村留守儿童、近4万名农村留守老人提供制度化关爱服务;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分别惠及13.77万名困难残疾人、14.25万名重度残疾人;高龄津贴惠及23.7名万老年人。

  全市共建成各类敬养老机构1710家,床位数达11.6万张,护理型床位占比67%;182.5万名老年人全部入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享受“六助”服务,基本完成45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

  依托四级敬养老机构,建设困难重度残疾人照护设施791个,开展困难重度残疾人集中照护服务。

  2022年上级下拨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1.01亿元,市级财政匹配资金486.5万元,为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发放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年上半年,全市17个县市区(功能区)残疾人两项补贴共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1.2亿元,惠及20.67万名残疾人。

  兜底保障  温暖关切特殊群体

  针对特困老人、经济困难的高龄独居、空巢、留守老人等特殊困难老年群体,履行基本民生保障职能,建立健全特殊困难老年人兜底性保障制度。

  为了让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老有所依,我市整合各类资金30亿元,按照“统一规划、分类建设、逐个验收、统一管理”的原则,在全市建设和改造提升养老服务机构1481家,对全市近10万名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员、重症慢性病人员、失能半失能人员、孤寡老人等“六种情形”人员,实行“村级幸福大院集中托管、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社会福利机构集中托养、卫生机构集中治疗康复”的办法。

  孤儿年满18周岁后就读普通全日制本科学校、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等高等院校及中等职业学校的中专、大专、本科学生和硕士研究生,享受“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项目资助。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学年1万元(7月、8月不发放,其他月份每人每月1000元),资助时限为孤儿入学就读期间。

  爱心组织  倾情助力保障落实

  全市21家慈善组织,按照“春救急、夏救灾、秋救学、冬救困、全年救贫”的工作思路,常年开展各类慈善公益项目,有力支持了民生保障事业发展。

  全市213家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42家社工机构、64家志愿服务组织、6万多名社会工作者活跃在基层一线,累计服务困难群众8.6万余人,入户走访3920户,开展个案服务586个,倾情为受助人员提供政策落实、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等专业化服务。

  创新举措  服务更便民更贴心

  建立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落实“先行救助”“跟进救助”;指导各县市区(功能区)分类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跟踪物价变动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创新实施“政康保”“政福保”工程,解决因病因灾因突发事故致贫返贫问题;建成覆盖近60万名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信息平台。

  着力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养老、残疾人、殡葬服务“三个体系”建设。

  重引领,积极搭建平台,加强示范引导,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聚力聚能,形成城乡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联动的强大合力。

  全面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全程网办”申请工作。目前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已具备“全程网办”功能,符合条件有需求的残疾人可通过登录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民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等终端在线提交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申请时需按要求填写河南省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表,提交申请表、身份证(户口本)、残疾人证、银行卡(社保卡)等材料电子版,并由乡镇(街道)、县级残联、县级民政部门全程在网上审核审定,真正实现了残疾人申领补贴“一次都不跑”,切实减轻了残疾群众出行负担以及疫情防控期间的人员接触。(全媒体记者 于欢)

云悦读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