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副中心 奔向新辉煌 |
贯彻落实南阳市委七届三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 |
抓住关键谋突破
南阳日报评论员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
建设现代化省副中心城市,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全局思维,紧紧扭住发展的牛鼻子,抓住关键点精准发力实现突破。
当前南阳市发展和先进地区相比,有优势、有基础,但依旧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面对复杂形势、复杂矛盾、繁重任务,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我们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纲举目张,满盘皆活。河南省委省政府在支持南阳加快建设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南阳“三步走”的发展目标和“三区一中心一高地”的战略定位。这是我们的中心任务,要认真领悟、精准把握其实质内涵,突出绿色引领,强化重点突破,带动全局跃升。
现代化省副中心城市,结合襄阳、宜昌、洛阳的发展定位来看,通常是指在一省范围内,综合实力较周边城市强大,具有经济辐射力,能够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城市。这几个城市的典型特点是经济占比重、产业支撑足、辐射能力强、城市品位高、营商环境优、交通物流畅。这几个方面,南阳还有不小差距,正是我们要着重发力、重点突破的关键地方。
发力产业强市,提升经济占比。老牌工业强市洛阳,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0亿元,襄阳正以汽车产业打造万亿级工业强市,宜昌基本形成精细化工等“六大千亿产业”。相比之下,南阳发展最大的短板在产业、在工业,必须握指成拳,迎头赶上,以产业强市行动为抓手,把以牧原为链主的肉食品加工、以龙成为链主的特种钢、以中光学为链主的数字光电、以卧龙防爆为链主的电驱防爆、以宛西制药为链主的中医药制品、以想念为链主的面制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培育成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坚强支柱,辐射带动周边发展,提升南阳经济总量在全省的比重。
聚焦发展环境,夯实突破基础。只有具备近悦远来的发展环境,才能让更多、更优质的企业投资南阳、扎根南阳、壮大南阳。南阳作为欠发达地区,能够与先进地区比拼的就是营商环境这个“软环境”,必须切实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打造成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最大优势、最亮名片。经济要发展,还必须打造好“硬环境”,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先手棋”,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助推南阳优势再造、加速腾飞。紧扣“精筑城、强功能、兴产业、广聚人、惠民生”要求,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提升南阳的承载力、吸引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创宜游宜乐宜养之城。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挈一领。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发展的关键点,大干快干、实干巧干,推动现代化副中心城市建设开创新局面、闯出新天地。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网网评 | 拥抱数字经济新蓝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