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八一·老兵不老 | 一片“兵”心永向党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致敬八一·老兵不老 | 一片“兵”心永向党
作者:  徐蕾 张玲

致敬八一·老兵不老 |

一片“兵”心永向党


庄严敬礼。

  8月1日,南阳市中心城区张衡东路丰源小区,85岁的曹廷林老人穿着一身老式军装,胸前挂满了纪念章。这些纪念章来自不同年代,时间跨度长达63年,还有珍藏的搪瓷茶缸,它们对于老人来说,每一个都是宝贝。

翻看老照片。

  走进曹廷林的家,最吸引人的就是那面挂满老照片的墙。这些照片,每一张拍摄时间、拍摄背景、纪念意义,老人都清晰记得。照片墙上最高的位置是他非常敬重的毛主席画像,中间是曹廷林从军经历中不同时期的个人照片,以及早年参加工作的照片,最下面是近几年他和家人、老战友聚会时的合影。从农村搬到城市,在城市又经历几次搬家,很多东西在搬家时遗失了,但是这些老照片、纪念章、纪念品他视若珍宝,保存完好。

向孩子们讲述纪念章背后的故事。

  曹廷林是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袁老家村人。1956年底,正在上中学的他报名参军,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4军130师师直炮兵连的一名侦察兵。

  当时抗美援朝战争已经停战,在朝志愿军的任务是一边加强训练,随时准备应对敌人来犯,一边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曹廷林至今还记得他们第一次踏上朝鲜国土时,那里遍地都是炮弹坑、炮弹皮,工业和农业受到严重破坏,百姓缺少粮食,生活非常艰苦。

回首革命岁月。

  在朝鲜宣川郡驻地,曹廷林和战友们在军事训练之余,主动帮助当地百姓兴修水利,恢复农业生产。在帮助修建水库大坝时,没有机械化工具,战士们把劳动现场当作竞赛现场。曹廷林最多的时候1个小时运土72担。

讲述搪瓷茶缸的故事。

  在大坝完工庆祝大会上,他和一名四川籍战士被评为“劳动模范”,部队奖励他一个搪瓷茶缸和一条毛巾。搪瓷缸杯上用红字写着“赠给最可爱的人”。虽然这个茶缸在行军途中碰坏过,但曹廷林舍不得丢掉,修补之后一直保存至今。

  1958年7月,部队回国前夕,朝鲜政府官员前来慰问,曹廷林获赠一枚“朝中友谊纪念章”,战士们还与朝鲜人民合影留念。老照片和纪念章见证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从朝鲜回国后,曹廷林又参加了西藏平叛和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经历了枪林弹雨的考验,这期间他也成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那些在峥嵘岁月中留下的各种纪念章、立功证明、老照片、纪念品都被他珍藏了起来。

  1978年,曹廷林从部队转业回到南阳,先后在当时的国防工办、长江厂从事后勤和财务管理工作。

  “我在部队时也管后勤军需,从来没有出过岔子。到地方仍是一样,始终以一个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生无愧,对得起党的事业。”曹廷林这样总结自己。

  一生从不看重物质富有,只看重精神富有。如今曹廷林已85岁高龄,但仍希望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倡议成立曹氏家族助学平台,助力家族中的孩子学业有成。这一倡议,在曹氏家族中立即得到响应。

  这就是一位老兵、一位有着61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的家国情怀。老兵不老,精神常青。(全媒体记者 徐蕾 张玲 文/图)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