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暖心救助 让他有“家”可依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河南南阳:暖心救助 让他有“家”可依
作者:  周梦

外出打工20余年,如今生病陷入困境回乡,南阳民政部门伸援手——

暖心救助  让他有“家”可依


IMG_3968.JPG

检查身体

  “你在这里生活得怎么样?还住得习惯吗?有没有按时进行恢复锻炼?”7月20日,在南阳市宛城区医养结合康复托养中心,南阳市救助管理站救助一科科长段中元专程前来看望救助对象胡长江,鼓励他重拾信心,开始新生活。

  突发疾病  让他无所依靠

  胡长江是宛城区瓦店镇人,今年44岁,幼年父母早亡,一直跟着伯父长大。1996年,18岁的他选择外出打工,20余年来,从未返回过家乡,也从未和家中的亲人联系过。

  胡长江先后在新疆、陕西等多地辗转,因没有一技之长,一直没有固定工作。后来在工友介绍下,长期在山东威海打零工为生。

  “人口普查的时候,让我回来办理二代身份证,我也没好意思回来。”因为在外地发展并不理想,胡长江一直不愿回家乡。2014年,他因未办理二代身份证,户口被自动注销。2020年,家里的房屋也因年久失修,作为危房被拆除,耕地也被村集体收回。

  “最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挣四五千元,差的时候生活都不能保障。”胡长江告诉记者,因为没有二代身份证,他不能被工厂、企业接纳,加之没有一技之长,只能打零工,从事一些砸墙之类出卖力气的工作,因此收入也不稳定。

  今年1月30日,胡长江突发脑梗,被工友送至威海市立医院进行救治,高额的医疗费用让他捉襟见肘。威海市民政部门了解到胡长江的情况后,根据相关规定,将其送返家乡。

  兜底保障  解他后顾之忧

  2月16日,胡长江在威海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护送下,返回家乡,来到南阳市救助管理站。

  “生活不能自理,只能躺在床上。”段中元回忆胡长江被送回南阳时的状态。随即,胡长江被第一时间送入市救助管理站定点医养结合医院,进行后续康复治疗。

  治疗期间,段中元只要一有时间就去看望胡长江,鼓励他进行康复锻炼,重拾生活信心。慢慢地,胡长江能拄着拐杖自己行走了,吐字也清晰了,生活基本能自理了。

  “身体要恢复,户口、社保、低保也要给他办。”段中元表示,他们联系了胡长江户口所在地相关部门。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安排工作人员进行走访、摸排,确定真实情况,并按照相关政策,一步一步为胡长江恢复身份,办理相关证件。

  经过多方共同努力,各种证件全部办理完毕后,胡长江也纳入相关政策帮扶对象,享受政府“兜底”保障。“他现在是我们的脱贫监测户,有我们兜底,不会有任何后顾之忧。”宛城区瓦店镇邓官营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邓志国说。

  妥善安置  助他重燃信心

  7月13日,对胡长江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他的相关证件办理完毕后,经多方协调,他被转送至宛城区医养结合康复托养中心,享受“四集中”救治。

  “只要他好好配合治疗,身体情况允许了,我们还要帮他找工作。”邓志国表示,胡长江目前在宛城区医养结合康复托养中心,属于政府全管,毫无后顾之忧。如果他的身体恢复情况良好,政府将帮助其进行技能培训,并对接企业帮助其找工作。

  “他这手还能恢复,我给他按摩时感觉有希望,只要他好好配合我们。”护工李大姐对前来探望的段中元说道。听到护工这样说,段中元放心了。

  “经过检查,胡长江目前状况良好,只要配合治疗,恢复希望很大。”该中心王医生信心满满地说。

  “未来还很美好呢,一定要加油。”分别时刻,段中元又拉着胡长江叮嘱道,并告诉他有什么困难或需要,要及时告诉中心的工作人员或与民政部门联系。(全媒体记者 周梦 文/图)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