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跻身全国数字乡村百强县
位居全国第31位 河南省第1位
南阳网讯 (全媒体记者胡少佳 通讯员王良)近日,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联合阿里研究院举办《县域数字乡村指数报告》发布会,公布全国数字乡村百强县榜单,镇平县榜上有名,位列全国第31位,河南省第1位。
据悉,本次研究对象为农业GDP占比大于3%的2481个县区,数字乡村指标体系涵盖基础设施、经济、治理、生活四个领域。
近年来,镇平大力发展数字乡村建设,不管是乡村治理、信息共享还是农副产品销售,都可以借助一部手机即可完成,“数字化”在镇平县城乡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乡村振兴赋能量、增动力。
数字乡村建设为经济发展插上“云翅膀”
镇平县作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通过搭建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构建县域电商生态链,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优势,实现“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
目前,全县电商从业人员3万余人,电商网店总数2.2万家,2021年,电子商务年交易额突破260亿元。
该县强力实施“十百千”工程(成功创建10个淘宝镇、100个淘宝村,培育1000名电商带头人),抓好电商数字乡村创建活动。采取成立县乡村三级电商工作专班,建立电商联席会议制度,健全电商考核评价体系,县财政列支2000万元电子商务发展专项基金,出台配套支持政策等措施,重点支持淘宝村淘宝镇创建活动。坚持“一月一论坛”“一季度一擂台”,举办了“双十一电商大赛”,评选“十大网红主播”、“十佳电商企业”、“优秀电商服务站点”、优秀电商园区等活动,下发奖励资金,把发展电商促升级转、电商示范企业型推向了新高度。
树牢“互联网+”思维,以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为依托,拉长产业链条,加快转型发展。助推电商+工业,想念面业运用微电影、短视频、面“上云”等形式,线上线下互动,用流量促销量。心粮宠物企业与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平台开展合作,枣蜜黄酒企业借助电商,销售规模不断扩大,两家企业年交易额均达2000万元。助推电商+农业,立足金鱼、香菇木耳、特色林果等产业优势,开发包装电商产品,推动农产品上行。特别是金鱼产业,以本地合作社、电商基地作为依托,探索出独特的金鱼线上销售、物流模式,形成了辐射周边6个乡镇的区域性电商产业中心。过去金鱼是论斤销售,现在做了电商之后是论尾销售,过去一斤鱼20-30元,现在一尾鱼30-40元,也催生出了长彦金鱼这样一个金鱼团队。累计培育电商带头人215人,开设网店650家,实现网上销售额9500万元。
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治理戴上“顺风耳”
“村振”是镇平县打造的数字乡村平台,把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打通,用数字化和信息化赋能乡村,产生影响政务、电商、农业、民生的“蝴蝶效应”。
枣园镇是镇平县第一批数字乡村平台的试点镇,2020年年初开始用“村振”平台,疫情时期大家没法出门,村民利用平台报送各家各户的情况,村干部在平台上统计返乡情况,同时为守在家里的村民送菜上门。
看到了成果,“村振”平台在全县22个乡镇、431个行政村全面铺开,目前,实名使用的人将近29万,触达群众100多万人。
“镇平县采用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营、多元主体互动的运作模式,创建运营村振数字乡村平台。平台设有120多项功能模块,涵盖70多个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角色权限,280多项参数设置。”镇平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李华安说,“我们以奖代补,对使用平台多的村民和村干部进行奖励,以这样的方式鼓励大家转换思维,更好地利用平台”。
“每天上‘村振’看看,就像在村里转转,仿佛有个顺风耳,更能听到群众们的话语。”说这话的是遮山镇党委书记周克,他点开“村振”介绍道,“这里面都是我们自己的村民,上传下达大事小情,在书记信箱反映村里急需解决的问题,还能看看刚发布的招工信息,今年县里还举办了“乡村光荣榜”在线投票评选活动,我们的村民们都平台踊跃投票参加,选出心中的好媳妇、好妯娌、好邻居”。
“村振”平台将各类政务便民服务下沉农村,让“大事不出乡、小事不出村”变为现实。
镇平县委书记艾进德说:“我们结合乡村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总结经验,让数字化成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助推器、农村产业振兴的催化剂、群众生活富裕的好帮手,为数字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爱心助力高考 温暖莘莘学子 | 退役军人:学雷锋志愿服务在行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