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躺平” 担当作为系列评论 |
力戒拖延之风
南阳日报评论员
为官不为,遇事拖拉,是“躺平式干部”的典型特征之一。党员领导干部,一旦沾上了一个“拖”字,工作作风就会大变样,工作效果就会打折扣。
现实中,有些干部不重时效,工作“耍滑头”、办事“踢皮球”,该解决的矛盾不去解决,该直面的问题不愿意直面,能缓则缓、能拖则拖,轻则让一个原本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解决起来需要付出更大代价,重则“小事拖大、大事拖炸”,酿成严重的后果,既伤害群众感情,又贻误事业、影响发展。这种拖沓作风,是思想“总开关”没有解决到位,群众观念淡薄、责任意识缺失、服务精神不强的表现,绝不能容忍。如不对症下药、及时摆脱,不仅危害党群干群关系,也会影响南阳高质量发展步伐。
“躺平式干部”遇事拖拉,首先在于缺乏担当精神,满足于当“太平官”,出工不出力、务虚不务实,不愿负责任、冒风险。其次是因为能力不足、本领恐慌,习惯于见到矛盾推、遇到问题躲。特别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面对发展中的风险挑战,不知该从何下手、如何推进,于是磨磨蹭蹭,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党员干部抓工作实打实、硬碰硬,有实实在在的投入,才会有实实在在的发展、实实在在的业绩。当前,全市范围内开展“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目的就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转变思想观念,练就过硬本领,深化作风建设,彰显担当作为,以彻底清除“推拖绕”“庸懒散”流弊。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当前,南阳市已经开启建设现代化省副中心城市新征程,慢不得也等不得,更拖不起。
定了就要办,说了就要干,干就马上干,干就干最好。各级党员干部要力戒能拖则拖的心理,务必锤炼好“快”的工作作风,拿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工作劲头,雷厉风行抓落实,坚定不移朝着目标阔步前行;要把“马上干”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让“高效率”在各项工作中蔚然成风,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
蓝图已绘,快马扬鞭。让我们拿出创先争优、攀高比强的豪情,增强披荆斩棘、善作善成的本领,冲锋在前、吃苦在前,为奋力谱写南阳“绿色崛起、美丽富民”崭新篇章而不懈奋斗!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大家谈·拒绝“躺平” 实干争先 | 让“躺平式”干部站起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