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奉献点亮生命之光
——追记南阳市退役军人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秘书长徐品朝
一种精神,只有薪火相传,才会发扬光大。
——题记
3月5日,对徐品朝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他是南阳市退役军人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秘书长,今年的3月5日,是他们总队过的第一个“学雷锋纪念日”——为了这一天,他很早就开始筹备活动,从通知协调、召集人员到选节目、对接场地……事无巨细,他样样亲力亲为。
当天,总队组织近200名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员,高举队旗,高唱队歌,在卧龙区七里园乡“退役军人服务站”广场上,开展“红色宣讲”“医疗卫生”“法律援助”“文明风尚”“乡村振兴”等学雷锋主题日活动,影响很大。
这一天,对于徐品朝的亲友来说,也是一个令人悲痛的日子。就是在这一日,八年如一日践行雷锋精神的他,因为过度劳累突发疾病,尽管队友们提前联系好医院,连闯三个红灯将他送到急诊科,尽管医护人员想尽办法,与死神赛跑,仍未能抢救回他的生命……
年仅49岁的他,倒在了学雷锋志愿服务的路上。
热心公益的典范
徐品朝老家在湖北省随州市,1992年12月入伍,后在军校学习,毕业后来到南阳,在南召县人武部政工科、南阳军分区政治部、宛城区人武部政工科等科室工作。
2015年,徐品朝选择自主择业。他初心不忘,始终保持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服务的军人本色,以退役老兵的赤子情怀和责任担当,用心做志愿,用爱传真情……
“很多自主择业的干部脱下军装后,都希望去一个高薪的地方再就业,可是像品朝这种年轻有才的同志,却愿意不计报酬,长期在南阳市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做志愿服务工作,帮转业之前的工作单位写材料,大家都特别感动。”90岁的军休干部秦治国,说起徐品朝,连连称赞。
秦治国告诉记者,徐品朝根据老干部们的需求和愿望,积极投身到“老干部党员活动之家”建设上,不断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通过组织老干部观看红色影视、参观红色纪念馆、进行门球比赛、参加红色宣讲等活动,极大满足老干部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每个老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为,都感受到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军分区和干休所的领导曾经提出要给品朝一些报酬,但被他谢绝了,他说,自己虽然转业了,但是为老首长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都是应该的。”
身先士卒的典范
徐品朝的学雷锋之路,并不是在转业之后才开始的。
在他23年的军旅生涯中,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荣立三等功4次,多次荣获“优秀士兵”“优秀共产党员”“学雷锋标兵”等荣誉称号。
刘铁彪是徐品朝在南召县工作时的前任科长,也是好朋友,他告诉记者,品朝待人诚恳、做事认真。不管什么时候安排任务,他都是二话不说冲上前。
“品朝曾多次参加急难险重任务处置。我记得在宁西铁路西峡县丹水段抗洪抢险中,他作为突击队成员,连续奋战4个昼夜,先后完成转移财产、紧急疏散、解救被困群众等任务,荣立个人三等功。”刘铁彪说。
刘铁彪平时和徐品朝一起骑电动车出门,停车的时候如果看到有的车子没放在规定位置,徐品朝都会把车子摆整齐;有时候在路上看到纸屑、烟头,徐品朝也会很自然地弯腰拾起。“他真的是把雷锋精神刻在了心中,实实在在在地做好事。”
为了能够把这次学雷锋主题日活动办成功,徐品朝从3月1日起便开始筹备,熬夜加班成了家常便饭,虽然身为秘书长,可凡事都亲力亲为,带头冲在一线,干在一线。
活动当天,徐品朝忙得顾不上喝一口水,尽管天气还不热,但他满脸却流着汗水。
“当天品朝反复强调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作为南阳市退役军人学雷锋志愿服务群体,一定要展现当代退役军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新面貌、新形象,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扩大学雷锋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刘铁彪说着说着,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没想到这么突然人就离开了……”
“这是我们退役军人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成立以来的工作简报,都是品朝一个人编写的,他这个人文笔很好,每月都会为我们出一期,最新一期的内容已经准备好了,原本他打算换一种形式展示出来,结果,哎……”作为南阳市退役军人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队长的殷明全,说起徐品朝,不甚惋惜。
去年3月份,徐品朝参与南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建的退役军人学雷锋服务队筹备工作,在人员少、事情杂、要求高的情况下,徐品朝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工作,各种请示、对接、协调、创建、会务、构架、章程等事务,他亲力亲为,加班成了家常便饭。
去年12月18日,南阳市退役军人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大队)正式成立,徐品朝被任命为秘书长。他很快进入角色,先后组织了“弘扬雷锋精神、共创文明城市”“中心城区城管‘1050’专项攻坚行动”“疫情防控、你我同行”“保护母亲河、共建文明城”“爱心助行”“帮扶困难老兵”等近百场志愿服务活动。他以弘扬和践行“雷锋精神”为主线,在一个个黎明中出发,在一个个风雨中坚守。
无私无我的典范
“品朝哪里都好,硬要说缺点的话应该就是有苦有累有气从来不说,永远把自己家的事放在做公益之后吧。”邻居何应华,与徐品朝1998年就认识,两人经历相似,互相很了解。
去年12月17日,因为政策原因,他和徐品朝等几户邻居被通知搬家,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搬家是个大事,可就是因为第二天要成立退役军人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当大家都在微信群商量对策的时候,始终不见徐品朝发言,直到18日凌晨三四点才收到他的回复。“之后品朝白天忙完工作,趁晚上有空打包东西带头搬家,不给大家添麻烦。”何应华说。
徐品朝的妻子吕红云,听着大家回忆丈夫的点滴生平,泪流满面。两人结婚快20年了,从旁人的角度来看,徐品朝是一个有大爱的人,可作为他的妻子,吕红云认为丈夫对这个家付出太少了。
“他在部队服役期间,我们就是聚少离多,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靠我一个人承担。本来想着自主择业回来后,我们一家人可以天天在一起,没想到他忙于公益事业,还是经常不在家,要么就是忙到半夜才回来。”吕红云哭诉着。
自主择业后,徐品朝一心扑在公益事业上,凡事都先为别人着想,从不考虑自己。虽然自己家庭条件不是太好,至今没有买房还在租房子住,可是看到街边有老人卖菜,他觉得可怜,就忍不住全都买下,即使自己吃不完送给邻居,也希望老人能早点回家;回老家看到有些孩子家里条件不好,他送钱帮扶。
“3月4日那天,他忙到很晚才回家,夜里12点多我睡的时候,他还在写东西,催他睡觉,他说总队第一次举办这种大型活动,不能有任何差错。”吕红云说,事后才从丈夫手机上发现,5日他凌晨4时多还在微信群里发消息,应该是彻夜未眠。当天早上7时左右从家走时,他还答应女儿下午送她去参加会考,没想到这竟是最后一面……
他们的女儿,目前正在读高中二年级,父亲的突然离世对她打击很大,即使这样,懂事的她还是亲手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在父亲去世后帮助过他们一家的人。信中她说,自打记事起,和父亲就聚少离多,即使在家也经常熬夜加班,她曾经觉得父亲是不是不爱她了,后来才慢慢理解,她的父亲是在为他最喜爱的国防和公益事业奋斗。
“我会继承您留给我的良好思想品德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像您一样弘扬雷锋无私奉献的精神……”徐品朝的女儿在信中写道。
徐品朝虽然走了,但精神永存。他以积极向上向善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续写了新时代退役军人的雷锋故事。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继续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事业的强大动力。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不断把雷锋精神传承下去,让雷锋精神去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从雷锋精神中受益。(全媒体记者 王延娟)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西峡县:“导师帮带”引育乡村医卫人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