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柔肩担重任 巾帼绽芳华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河南南阳:柔肩担重任 巾帼绽芳华
作者:  徐蕾 于晓霞 张玲

柔肩担重任  巾帼绽芳华


  编者按

  女法医、女维修工、女植保员……她们很普通,也很少有人了解她们的工作;她们又很特殊,巾帼不让须眉,在男性从业者居多的行当里毫不逊色,以奋斗之姿绽放人生芳华。3月7日,三八妇女节前夕,南阳晚报记者走近3位坚守在不同岗位上的职业女性,聆听她们的故事,领略这些特殊岗位上“女人花”的别样风采。

马宁正在检修公交车发电机线路.jpg

马宁正在检修公交车发电机线路

  女维修工马宁

  “手到病除”守护安全出行

  职业:南阳市公交集团一分公司维修车间电工

  “马宁的技术,那是没得挑!哪怕是闭着眼,她都能知道每个零件在哪里。”3月7日,在市公交集团一分公司维修车间,谈起马宁,同事们都交口称赞。

  上午10时,记者见到马宁时,她正跪伏在公交车厢地板上,通过一个不大的检修口检查修理受损的线路。利索地修好车上电路,马宁站起身来,衣服上沾满了灰尘,双手遍布油污,她却仿佛一点也不在意。“维修是一件技术活,更是一件苦差事,怕脏怕累可干不了。”

  今年42岁的马宁,从事公交车电路维修已有23年。扳手、起子、螺丝、万能表……这些维修工具,是陪伴了她23年的亲密“朋友”。对马宁来说,晚上是一天中工作最忙的时候,跑了一天的公交车收班后,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小故障,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发车,她和同事们常常忙到晚上10时以后才下班。

  因工作的特殊性,马宁还负责外出维修的业务。“当接到车辆故障电话时,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我们都要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排除故障,‘手到病除’。”马宁说,保障公交线路的正常运营,保障乘客的安全出行,是她不变的职责使命。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公交车在南阳的普及,给乘客带来舒适性乘车体验的同时,也给马宁和同事带来了新的挑战。“以前修理公交车,只需要简单的电工基础知识就行了,新能源公交车都是用电脑模块和数据线,线路复杂,技术要求高,这就需要我们维修人员不断充电学习。”这些年里,一有新车型、新技术出现,马宁就会反复研究车辆的电路图和结构配置,尽快熟练掌握新技术。进单位23年,她也学习了23年。

树木医生.jpg

胡述晓(右)正在检查苗木病虫害情况

  女植保员胡述晓

  为花草树木“把脉问诊”

  职业:南阳市园林局西区管理处植保技术员

  43岁的胡述晓形容自己的工作是世界上最愉快、最幸福的工作之一,因为她的工作对象是花草树木。她每天都雀跃地出门和她的花草树木朋友们见面。走在路上,她常常会忽视别人的热情招呼,因为她的关注点一直都是道路两旁的绿植。

  “树木和人一样也需要定期体检。”3月7日,在北京路卧龙园内,胡述晓正和同事们忙着给月季花树“检查身体”。“在树木萌芽时期,需要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胡述晓告诉记者,随着天气转暖,多种苗木上的病虫相继结束冬眠,开始活动。及时防治已发生的病虫,再结合春季苗木养护,清除越冬虫,既能保证苗木春季长势,又可减少病虫害全年的发生基数。

  “给树木看病相当于给人瞧病是一样的。”胡述晓说,树木修剪、病虫害防治、地下根系的土壤改良等,都是树木医生的工作内容。和树打了19年交道,胡述晓已经摸清了树的脾性。作为植保技术员,她常常需要给树诊断,通过“健康诊断”可以及早掌握树木健康和生存情况,量身定制“治疗方案”,防止树木倒伏、枯枝脱落等影响城市运行,维护树木的环保生态和景观功能。

  城市园林树木是城市绿化的骨架,也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载体。“我们的城市到处绿树成荫,花开朵朵,作为一名园林植保技术员,感到无比的欣慰。”胡述晓笑着说。

王益.jpg

王益正在对生物检材进行检验

  女法医王益

  让沉默的证据“开口说话”

  职业:南阳市公安局犯罪侦查支队警务技术三级主管,从事DNA检验鉴定工作

  在外人看来,法医从事的是个“神秘还瘆得慌”的工作,可是在王益看来,法医“为死者言,为生者权”,使命重大,是个光荣的职业。3月7日,记者来到王益工作的地方,了解一个法医的工作日常。

  单薄的身板透着精干,阳光、自信写在脸上,王益今年33岁,单看外表,很难想象她是一名参与过几百起刑事案件侦破工作的法医。

  2015年7月,从河南科技大学法医学专业毕业的王益来到市公安局工作。“与我同一届的学生,选法医学专业的只有50人,女生更是少之又少。”王益说,也是因为法医这个职业的特殊性,让很多人对这个专业望而却步。而王益对于法医这个职业的兴趣从上大学开始至今从末消减,原因是这个专业没有给她带来恐惧与厌烦,反而是一次次探索未知、破解谜团之后带给她的成就感。

  王益从事的是DNA检验鉴定工作。DNA,是一串在平常人眼里看不懂,记录着人体密码的神秘物质,却是王益一次次协助同事破获一起又一起重大案件的“密码”。案发现场提取到的血液、毛发、汗液等,这些常人根本不会注意到的东西,对王益来说,有可能就是破案的关键物证。

  2021年底,公安机关对我市某县28年前发生的一起命案积案进行重新梳理,当民警把命案现场遗留的生物检材送到王益这里时,她知道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DNA提取证据,对物证保存条件要求比较高,时间越长,提取难度越大。在近1个月的时间里,她使用新的提取技术,对每件物证反复提取DNA,反复检验,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经过不懈努力,最终检出一名男性个体DNA分型,锁定前科人员张某某。有了这个关键证据,今年1月,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归案,这起长达28年的命案积案宣布告破。(全媒体记者 徐蕾 于晓霞 张玲 文/图)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