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浊扬清开新风
——2021年南阳市纪检监察工作综述
激浊扬清,大道之行。
刚刚过去的2021年,在河南省纪委监委和南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南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之以恒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扛牢监督首责
提升治理效能
年末岁尾,南阳大地北风凛凛,寒意深深。市纪委监委机关办公楼前,3个督查组整装待发,准备分赴各级各单位,就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开展督导检查。“一定要认真监督检查,严肃执纪问责,以严的标准、铁的纪律、硬的手腕筑牢纠治节日‘四风’的坚固‘后墙’。”临行前,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于海营再次叮嘱道。
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主责主业,精准监督执纪问责,一记记反腐铁拳、一项项有力举措推动治理效能全面提升。
服务保障大局更加有力。聚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强化政治监督,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违建别墅清查等专项整治,确保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对南水北调水质保护、沿线生态建设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送。
作风建设持续向好。坚持不懈纠治“四风”,深入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三个过一遍”,集中整顿“庸懒散慢拖”等不担当不作为作风问题。
监督治理效能更加彰显。扛牢监督首责,把监督寓于日常工作中,出台《南阳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重要情况报告办法(试行)》,全面规范派驻监督。制定《南阳市纪委监委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工作清单》等,突出对“关键少数”的监督。开展“三资”提级监督试点工作,切实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
自我监督约束更加严格。出台《南阳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打听干预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工作处理办法》等文件,构建管思想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监督机制。
抓实专项整治
凝聚党心民心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人民至上根本立场,以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为切入口开展专项监督、集中整治,带着感情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
强化过渡期专项监督,对巩固“四个不摘”政策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检查,查处扶贫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28起。
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惩腐打伞,查处失职失责、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等3类问题72个。
积极配合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在高压震慑和政策感召之下,300余名政法干警主动投案。
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督促各职能部门持续纠治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司法等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共查处相关问题1026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039人,推动整改问题721个,完善制度43项。
持续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房地产、医保等领域专项整治。以“访百企·解难题”活动为载体,深化营商环境监督治理,走访企业1123家,处置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98件。
深化标本兼治
一体推进“三不”
“看着一个个熟人被‘揪出来’,我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很怕哪天也会像他们一样。这两天总算想明白了,与其提心吊胆,不如主动投案,争取宽大处理……”在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南召县政法系统工作人员刘某受到强烈震慑,主动到县纪委监委投案。
一年来,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系统施治,把一体推进“三不”贯穿正风肃纪反腐全过程各方面,形成标本兼治叠加效应。
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市纪委监委严厉查处崔某晖、潘某伟等一批严重违法违纪案件,形成强大震慑效应。
坚持逢案必改,因案制宜,组织围绕49名县处级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开展以案促改,推动营商环境、生态环境、公路交通、人防系统和行业开展专项以案促改,查纠问题714项,修订完善制度470项。
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用好南阳红色文化、官德文化等廉政文化教育资源,持续开展家风建设活动,打造纪检监察宣传矩阵。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代主任陈英杰表示,2022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将坚定不移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持续深化“三不”一体推进,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专业化建设,更好发挥职能职责,为实现“两个确保”目标、奋力打造河南省副中心城市提供坚强保障。(全媒体记者 曾庆芳 通讯员 王星韬 付伯营)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西峡企业家人才队伍何以引人注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