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店河的虎文化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袁店河的虎文化
作者:  赵长春

袁店河的虎文化

赵长春


  袁店河语境中,老虎很俗气,像邻家大哥,谁都可以称叫。

  譬如常讲的瞎话“八百老虎闹东京”。那老虎,为报恩砍柴郎王二,东西南北山头大啸三声,各唤出老虎二百,齐奔开封!结局皆大欢喜,王二与美女结为夫妻。童话中的老虎知恩图报,其启蒙意义对于我来说,每上罗汉山,总盼望也能偶遇一虎……

  在袁店河,吃饭是大事,其哲学意味在于见面问好的口头禅“吃了吗”。包饺子,过节必办,说成捏饺子。袁店河年俗顺口溜里,三十这天,就是“三十捏鼻儿”,儿化音,更有韵味。意思是这天包的饺子可以捏成老虎,如同蒸出来的“老虎馍”,有头有尾,“王”字上头,粉红。吃老虎饺子、老虎馍,人就铁实。如此,足见老虎在袁店河乡亲心目中的可亲、可掬、可捏。

  过年了,人穿新衣,墙要“贴花花”,就去袁店老街上赶集,请灶王爷,买上几张年画,多有虎图。中堂画,颇讲究:上山虎,吃饱了,表达富足;下山虎,去寻食,需要勤劳。有些家的影壁墙上,一只猛虎,正对大门,比较戏台子上“回避”“肃静”的虎头牌,更威严。每当大年来临,这些人家还要请袁店镇上最好的画匠,将老虎勾描一新,尤其是虎年,要撒金嵌银。

  在袁店河,各家婴孩,不讲贫富,无论男女,出生当年,都有一顶虎头帽、一双虎头靴。多由姥娘舅家在满月之际送来,期盼外孙子孙女虎头虎脑,健健康康。有送连帽披氅的,外红内白,对襟绒绒。春节回娘家,把婴孩围裹着,穿厚墩墩的虎头靴,一团圆润暖香,咋看咋好看,甜欢人。

  十二属相中,虎是大兽。相亲、结婚,讲究相配。村里一女生婉拒我的爱慕,话说得可巧,“俺妈说了,俺属虎,恁属相小,怕对恁不好;咱先好好学习吧……”我听了,感激她妈,也信她的好意,就天天向上。谁知道工作当年春节回家,她爸叫我去陪新客,才知道她找了班上另一男同学,论起来的话,属相更不般配……那天我喝了不少,借着酒意胡乱地表达,唱《女人是老虎》——为什么老虎不吃人,模样还挺可爱?唱到“老虎”时,我就瞪看那成为新娘的女生,有些生气。想一想,多年后,谁的心里不还是住着那初恋或者单相思的“老虎”?虽然可能已经不再是小和尚心中的老虎,而被俗称为“母老虎”了。

  不过,也得感谢人家。我因此少了青春故事而出外多读了些书,知道了更多的虎故事、虎文化。“王”字,本就是虎前额上花纹的形意呈现,加一点,就是“主”,都是威猛的代言词。

  还有“琥珀”,本意是“虎之魂”渗入地下形成的——虎活过五百年者变得雪白,就能再活千年;死后,灵魂渗透进地下为琥珀! 还有,在袁店河,让老虎俗气到底的是“老虎杠子”,酒令一种:老虎吃鸡,鸡吃虫,虫打杠子。打,可以与多个名词组合。这里,指木质的物件被虫子钻了窟窿,“叫虫打了”。袁店河酒风盛,回故乡,我怵喝酒。只是乡情难违,春节情深,说着不去又去了,说着不喝又喝了,喝着喝着喝多了……细想,还是老虎惹的。因为我总觉得老虎强大,不由自主地张嘴就喊“老虎”,只好张嘴喝酒。酒是“袁店黄”,度数不高,喝多了一样醉。

  虎年来了,虎驱邪。祝福疫情快去,大家都好!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