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赢得“水清民富”
——南阳市南水北调和移民工作持续推进
执法人员在丹江口库区巡湖。
丹水汤汤,长渠逶迤。
2014年12月12日,淅川,陶岔渠首闸门缓缓开启,清冽的丹江水倾泻而出,沿着千里长渠,出南阳,跨沙河,穿黄河,奔流北去,融入首都的碧水云天。
7年来,这渠丹江清水从南阳出发,昼夜不停滔滔奔流。截至12月15日,中线工程已安全平稳运行2560天,累计调水442亿立方米,累计向北方50余条河流进行生态补水70多亿立方米,沿线7900万人直接受益,工程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
今年以来,全市南水北调和移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保运行、保供水、保民生、保稳定为主线,务实重干,锐意进取,南水北调和移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提质增效
千里长渠起渠首。让中线工程受益区人民喝上丹江口水库甘甜清澈的南水,安全一直是南阳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工作的主旋律。
该中心始终扛稳扛牢“一渠清水永续北送”的政治责任,强化服务意识,积极主动作为,做好总干渠服务工作。克难攻坚,妥善处理高新区华丰实业有限公司迁建用地等征迁遗留难题。加强与运管单位的沟通协调,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全面排查整改防汛安全隐患,加强日常防范和应急处置,确保了工程运行安全、水质安全和沿线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着力在精细化、制度化、规范化上下功夫。按照上级统一要求,统筹考虑配套工程线路、管理设施、维修养护等各方因素,实行定额预算管理,科学精准配置各种资源,有效提升了管理效率和水平。进一步加强队伍和制度管理体系建设,结合工作实际,招聘24人充实一线,修订完善6项运管制度,满足了运行管理需要。全面完成28处现地管理站和4处5座泵站与省联网的基础调试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健全安全防控体系,夯实安全生产责任,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全年累计排查安全隐患122项,整改销号106项,剩余16项正在整改中。工程验收进展顺利,313个分部工程、26个单位工程、26个合同工程、8条输水线路通水和4处5座泵站机组启动验收全部完成,走在全省前列。穿跨越、邻接工程管理规范有序,唐河县优质水通村入户项目连接7号输水线路、镇平县医院项目跨越3-1号输水线路、鸭河快速路项目跨越6号输水线路等穿跨越项目手续按程序上报。城乡一体化供水步伐加快,新增内乡县供水配套工程管道铺设基本完成,唐河县乡村振兴优质水通村入户工程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官庄工区、镇平县城乡供水正在加紧前期工作。
截至11月底,南阳中心城区和邓州、镇平、方城、社旗、唐河、新野城区供水实现全覆盖,累计承接南水北调水55.15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6亿立方米、生态补水11.33亿立方米、农业用水37.81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达310万。
移民后续发展成效显著
青黛含翠,水光潋滟,鸟语花香,楼房林立……穿行在南阳市各移民新村,一座座如诗如画的农家村落,一个个生机盎然的特色产业基地,一张张充满幸福的笑脸,让人感受到的是移民在新家园安居乐业、勤劳致富而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今年以来,全市南水北调和移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水质保护为核心,统筹做好移民后续发展稳定工作,找准定位,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创新扶持模式,通过引导帮扶移民群众发展生态产业,让他们在新家园安居乐业。
项目建设全力提速。立足放管服改革,将300万元以下项目由县级移民管理机构核准,落实项目月调研、信息统计月报制度,加压增责,倒逼推动,加快了项目实施进度。2021年,共批复后扶项目331个,已开工261个,建成173个,完成投资1.52亿元。
移民人口动态管理不断强化。按期完成移民人口动态核定,及时足额发放每人每年600元的直补资金。2021年核定移民人口28.9万人,发放直补资金1.7亿元。
避险解困试点项目建设大头落地。全市4个县区避险解困试点项目,完成建房3434户,已经搬迁安置2850户11089人。
水库移民信息化管理日益规范。全市移民信息采集、整编、录入工作全部完成,信息管理平台运行规范有序。校对复核全市移民直补人口信息,错误率低于1%,优于全省2%的标准。通过信息技术与水库移民业务的融合,逐步实现了对水库移民人口、资金、项目实施的动态监测。
移民安置工作扎实开展。淅川县九重镇南水北调移民产业发展试点完成投资1.06亿元,实施项目19个,试点示范带动作用逐步显现。扎实做好丹江口库区移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受灾严重的2个村25户111人实施临时避险安置,对14个地质灾害点进行了监测预警和群防群治。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积极争取上级资金3242万元,先期启动淅川县老城镇穆山村、大石桥乡西岭村两个灾情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点治理。按时完成河南天池抽水蓄能电站工程蓄水阶段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县级自验、市级初验工作。
美好移民村建设进展顺利
12月27日,从内邓高速渠首站出发,沿渠首快速通道前行2.5公里左右,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就呈现在眼前。只见宽阔的水泥路穿村而过,一排排两层小洋楼分立两边,绿化带里绿植葱茏。
2016年初,邹庄村立足紧邻渠首快速通道和距邓州市较近的区位优势,把全村662亩土地流转给景都果园农业有限公司,发展莲藕、猕猴桃等特色产业,打造集采摘、住宿、餐饮于一体的生态观光园。同时,对村庄进行绿化、亮化、美化,补植了绿化带,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村内卫生包组包户、定人定岗、定点处理,使村容户貌焕然一新。
“住着小洋楼,在公司带动下村子成了休闲生态园,在家门口就可以务工,现在我们的生活可美了!”邹庄村党支部书记邹玉新说。
邹庄村蝶变成生态园,是南阳美好移民村建设的小缩影。
南阳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制定出台《南阳市美好移民村建设实施意见》,统筹抓好规划编制、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累计下拨美好移民村示范村专项资金5757万元,整合其他移民资金和县级财政资金1641.84万元,共计投入7398.84万元,建设经营性固定资产6.3万平方米,带动了移民村产业发展,解决了移民就近就业问题。
全市19个南水北调美好移民村示范村,10个示范村项目已完工,9个示范村项目正在建设……通过深入开展美好移民村示范村创建工作,一批因地制宜、富有特色的美好移民村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先行者和排头兵。(全媒体记者 陈琼)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2021年11月环境质量排名通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