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采风之“城市治理”篇:
更新提质 大美宜居
——南阳市宛城区高品质城市建设出新出彩
乘全市加快城市更新提质步伐,提高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功能,奋力建设幸福美好家园之东风,宛城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开足马力,大干快上,多措并举,演绎着城市建设更新提质的“速度与激情”。
宛城区数字化城管中心。全媒体记者 王鹏 摄
快速反应
数字化案件处置全市领先
宛城区城市管理局充分发挥智慧城市建设“千里眼”“指挥棒”的作用。全面消除管理盲点,在全市130多名信息采集员网格化管理下,一旦发现影响市容市貌问题,快速反应,及时处置。今年1-11月,共接到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派遣案件135962件,截至11月30日,已结案135532件,结案率99.68%,在数字化案件数量最多的情况下,做到了“结案率最高,返工率最低”的高质量处置目标。特别是五里堡街道和宛城环卫站,连续三年排名全市第一,有力促进了全区城市建设提质增效。
突出特色
助力公共设施提档升级
多车联动一遍净。全媒体记者 王鹏 摄
多车联动机械化清扫。宛城区全面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常态化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创建成果。全区拥有洗扫车、干吸车、雾炮车、洒水车等各类环卫车辆150余台,机械化清扫率已达100%。结合工作实际,精心探索,大胆创新,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推出“多车联动”机械化作业,采用干吸车、洒水车、洗扫车、雾炮车联动作业,实现道路清扫“一遍净”,“打包”实现路见本色、标线清晰的精细化管理标准,有效提高了机械化清扫效率,有力推进了大气污染防治,让宛城的路更净、天更蓝、景更美。
关帝庙路公厕周围环境优美。全媒体记者 王鹏 摄
公厕建设管理提档升级。公共卫生间是一个度量文明的鲜明符号,是城市展开的一张名片、打开的一扇窗口,与城市建设的脉搏一起跳动,关系着城市建设的全局。宛城区坚持开展“厕所革命”,抓提升、上水平,城市公厕上档升级,成为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的助力跳板,管理的240座公厕中,二类以上达到165座,三类公厕75座。
公厕内部干净整洁。全媒体记者 王鹏 摄
园林化设计,一厕一景。新建及改建公厕,全部聘请一流设计人员,来进行设计,实行与周边环境相融入的设计理念,实施绿化和文化同提升,充分地呈现南阳的园林景观和文化底蕴,达到了一厕一景观,座座是精品的效果。坐落在街角草地上的南阳市关帝庙路公厕,通体蓝色的玻璃幕墙,周围绿植掩映,游园景色优美。公厕黑白格的地面、黄色的盲道、通体洁白的洗手池、感应式的冲水马桶,“比咱家里都干净”有人这样评价。
长效化管理,洁亮净美。采取一天一巡查,一周一通报,一月一讲评的管理机制,奖优促劣,调动管理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无尘、无味、无蚊蝇的卫生标准,实行全天候保洁、全覆盖管理,确保为市民提供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一个如厕环境。
标准化设施,配套齐全。完善个性服务设施,着重解决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如厕需求。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季节的需求,设置了无障碍通道、盲道、第三卫生间、烘手器、加香器、灭蚊灯、儿童洗手池等人性化服务设施,充分融入人文关怀和社会文明,使其成为解决特殊人群如厕难的温馨之处。
南都府游园景色美。全媒体记者 王鹏 摄
先导介入
有效扩大游园绿地
为深入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吸引社会资金,加快中心城区游园建设,宛城区中心城区新建项目采取先导介入工作方式,在打造精品游园上成绩突出。在项目拿地的同时,主动对接,要求企业提前腾让项目地块内代征绿地,鼓励项目方出资建设,企业可获得建设游园的冠名权,签署任建认养协议。克服了城市绿地游园由财政投资建设单一的资金来源方式,有效增加了社会资金参与城市绿化建设的热情,在缓解财政的同时,增加了城市绿量。同时,有效解决了介入滞后,代征绿地挪作他用的城市乱象。
去年以来,宛城区通过先导介入工作模式,吸引社会资金3736万元,先后建设了碧桂园南都府游园、东青紫郡游园、美林明筑游园、广苑君悦府游园、山水中央游园、建业云境游园、银河时代广场游园等12个社会资金建设的游园绿地,共计59200平方米,有效增加了城市绿量和游园的合理化布局。
宛城区深入推进无围墙城市建设工作,在拆除围挡围墙、整治侵占绿地上敢作敢为。先后拆除光武路报业传媒集团、孔明路建业云境、孔明路交通局家属院、两相路南阳实验学校、光武路中心医院等施工围挡、实体围墙16870米;拆除长江路伏牛路口东南角、建设路明珠鞋城、建设路原市地税局、光武东路防爆医院、光武路山水中央东侧、长江南路等多处违建69841平方米;提升光武路报业传媒集团、三十一小、仲景路教育综合楼、仲景路宛运家属楼等垂直绿化5790米,形成区域性拆墙透绿示范亮点。(全媒体记者 徐冬梅)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