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网评 | 摒弃年龄歧视 倡导就业公平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南阳网网评 | 摒弃年龄歧视 倡导就业公平
作者:  陈明磊

摒弃年龄歧视  倡导就业公平

陈明磊


  近日,上海一名女子因年纪偏大找工作屡遭拒绝,花300元找人做了一张假身份证。虽然只是改了年龄,其他信息都没变,但这种行为触犯了法律,日前,上海静安警方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5日。

  身份证造假是违法行为,警方处罚也是依法办事,但一想到她犯错的初衷只是为了找份工作,靠自己的劳动挣钱,便觉得于心不忍,令人唏嘘。

  这名女子原来从事的是保洁工作,在人们印象中,这一行业就应该是年纪较大的员工比较多,有经验的会更受欢迎,没想到也会遭遇就业年龄歧视。

  处于“职场荣枯线”——35岁左右的人,恐怕都会有物伤其类的感觉。有网友发出“灵魂拷问”:“年龄大了,该怎么找工作呢?”

  近年来,就业中的年龄歧视问题越来越严重,被歧视的年龄线也越来越前移,很多单位、企业在招聘时往往要求35岁以下,超过35岁的人在职场举步维艰。而且,这种歧视与就业者的工作能力、经验、业务素养没有任何关系,基本是“只看你老不老”。

  如果说,用人单位是真的基于岗位用工需求,对求职者的年龄作出一定的要求,那也无可厚非。但现实中,不少用人单位的年龄歧视存在盲目,缺少理性。

  事实上,许多中年员工具备丰富的职场经验、厚实的社会阅历、突出的敬业精神,这些“资源”如果得到充分发挥,往往能创造比“埋头搬砖”更丰厚的价值。关键在于,用人单位能否摒弃简单将员工当成“劳动力”的想法,打破“年轻崇拜”,正视35岁人群的实际优势,按需求而不是只按年龄招人。

  为了适应人口老龄化,国家时隔21年再出台相关规定,强调低龄老人灵活就业,鼓励探索低龄老人灵活就业模式。年龄歧视显然与国家大政方针背道而驰,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长期如此,必然对社会稳定健康发展形成负面影响。

  破除年龄歧视,实现就业公平,刻不容缓。要让有能力、有热情的人,都有发光发热的机会,都有再创辉煌的舞台。而引导用人单位去革新观念,增强对不同年龄群体的包容性,除了社会要形成共识不断推进外,更需要法律和制度层面的引导示范。希望这一问题能尽快、真正得到正视和重视,让所有奋斗者有活干,有信心,有盼头。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