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吕宏庆:携手晚报,让爱洒满南阳大地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中国好人”吕宏庆:携手晚报,让爱洒满南阳大地
作者:  张曦

他是献血达人,也是优秀志愿者,更是“中国好人”,吕宏庆——

携手晚报,让爱洒满南阳大地


老吕.jpg

吕宏庆阅读《南阳晚报》。

  从10多年前开始订阅《南阳晚报》,吕宏庆没有想到,有那么一天,他也会成为晚报报道的主角。6年时间里,他和晚报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善行义举,通过晚报报道,带动了一批又一批市民投身公益事业;晚报的公益活动,他都会带着团队积极参加,他与南阳晚报一起,共同在南阳大地上谱写了一曲爱的华章。

  一次邂逅

结下不解之缘

  1972年出生的吕宏庆,从2010年开始便与晚报结下了不解之缘。12月1日,当记者见到吕宏庆时,他正忙着筹备“寒冬送暖”活动。

  当记者问起与晚报的缘分时,吕宏庆沉思了片刻,回忆起与晚报的点点滴滴。那是2010年,吕宏庆结束在外打工的漂泊生活,回到老家卧龙区青华镇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工作地所在的村部看到了《南阳晚报》,丰富的新闻内容、鲜活的生活报道,让他立即爱上了这份报纸。“多年来,我一直坚持订阅《南阳晚报》。看报,能了解大事要事,也能看到身边的正能量,这坚定了我公益之路走下去的信心。”吕宏庆说。

  2015年3月5日,当时晚报社会部记者石琼和吕宏庆的一次接触,让他与晚报的关系更加深了一步。那天是学雷锋日,还是南阳市志愿者协会副会长的吕宏庆和石琼一起参加了一项公益活动。石琼在现场采访中,无意间听说吕宏庆持续帮助别人,好事做了一箩筐,她当即找到吕宏庆进行采访。第二天,《做善事像一盏灯,能照亮周围的人》的报道见诸报端。从此,吕宏庆从一名晚报读者,逐渐成为报道的主角。

  一份坚守

  步伐铿锵有力

  吕宏庆对公益的执着,源于他的经历。幼年时因家庭贫困,他几乎没有穿过新衣服。1990年,18岁的他辍学外出打工,由于没有学历、不懂技术,屡屡应聘遭拒,只好靠打零工为生。那段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老乡给了他很大帮助,他深深铭记着这份雪中送炭的恩情,下定决心以后若有能力,定会帮助别人、回报社会。

  吕宏庆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从2003年开始,他每年都会义务献血,并一直坚持至今;他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共同推进了南阳民间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

  2015年,他和其他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一起,自愿组成了以提供社会公益服务为主的南阳义工联。南阳义工联成立以来,每年平均开展50多场次活动。在他们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南阳义工联的队伍中,短短几年间,成员就由几十人发展到几千人。吕宏庆也先后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河南省优秀志愿者、“感动南阳”十大年度人物、南阳市金牌青年志愿者、“中国好人”等荣誉。

  一份报纸

  传递爱的奉献

  2010年开始做公益,吕宏庆在网上注册了“宛西老吕”的网名,利用网络倡导“帮助别人,提升自己”的公益理念。彼时的晚报,正以心系民生勇担当的热情奋勇前行。在公益路上,双方不约而同走到了一起。

  在慰问困难孤寡老人和助残活动中,晚报人与吕宏庆一起共赴现场,采写出一组组有温度有内容的鲜活报道;在读者求助晚报处理滞销农产品、请求得到爱心帮扶的呼声中,吕宏庆总是毫不犹豫冲锋在前。双方因公益走到了一起,因公益越来越密切。

  “从无偿献血,到扶危济困,再到近年来的志愿服务,晚报的一篇篇报道,唤起了市民参与公益的积极性,让爱不断接续传递。在今后弘扬公益的道路上,我希望继续和晚报携手同行,用爱将南阳建设得更加美好。”吕宏庆说。(全媒体记者 张曦 文/图)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西峡县:“三链融合”集聚创新人才
下一篇:没有了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