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再婚,咋就这么难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老年人再婚,咋就这么难
作者:  赵明禄

老年人再婚,咋就这么难


  不同于过去的“父母在,不远游”,现在很多年轻人前往大城市甚至国外发展拼搏,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如果老伴儿还在,生活倒也不至于太凄苦,如果一方早逝,独身一人,即使儿女就在身边,也不能弥补内心的孤独。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人到暮年,有个伴儿陪在身边说说话,相互照顾着安度晚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这对独身老人来说却可望而不可即。本想找个知冷知热的人陪伴,但再婚,却没那么简单。

  不想财产旁落

儿子要求过户房产

  “我想再婚,可是儿子一定要我立婚前协议或者把房产过户到他名下,我来问问怎么办?”11月30日,在南阳市城区范蠡路的南阳新律律师事务所,精神矍铄的老王咨询律师赵杰。

  原来,老王的老伴过世6年多了,因为儿子在深圳工作,自己常年一个人在家很寂寞,老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位年纪相仿的对象,两人相处了半年多,都觉得对方很不错,想登记结婚。可是老王的儿子说什么也不同意,只默许老人搬到一处同居。老王的儿子说,如果将来两个人生活合不来,分开时也不至于牵扯太多。“其实,他就是担心我名下的两处房产。我现在找的对象也是丧偶,人很好,根本不是贪图我财产。人家也有房子,要生活在一起就得堂堂正正的,哪能不领证就同居呢?”老王气愤地说。后来跟儿子争论几次后,儿子最后答应他再婚,但前提是要签署婚前协议,或者直接把房屋所有权变更,并事先约定好存款将来由谁继承。

  因为健康原因

  再婚夫妻暮年被迫分手

  吴大娘和赵大爷都是《南阳晚报》的读者,他们喜欢看晚报,也是通过晚报举办的相亲会相识后走到一起的。后来,他们也经常和记者联系,说说生活中的欢乐,说说他们一起到哪里旅游了,看了什么风景,有什么收获。虽然没有原配夫妻白头到老的感情积累深,但是,在孤独的晚年生活中,两人互相陪伴、互相慰藉,彼此都重燃了生活的希望。

  11月29日,久未联系的他们打电话约记者在南阳市城区如意湖畔见面,让记者帮他们照张合照。

  11月30日,冬日暖阳。记者赶到如意湖畔时,年近八旬的吴大娘和赵大爷,相互搀扶着,脚步蹒跚地散步,远远看去,满头白发的他们手牵着手,互相凝视,画面美好又温馨。走上前去,却看到吴大娘眼角含泪,正在叮嘱赵大爷,以后要记得吃药,要听女儿的话,不要发脾气,也不要想她。赵大爷拉着吴大娘的手,默默流泪。

  原来,这两年,吴大娘和赵大爷的身体出现了状况,吴大娘要做支架手术,而赵大爷因为之前脑梗塞导致行动不便。原本尚有体力互相照应和扶持的两位老人,现在却面临“自身难保”的问题。身体好时不觉得,身体一出现问题,像家务咋分担,谁照顾谁……这些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凸显出来。为了追求“公平”,双方子女最终决定“各管各妈,各管各爸”。相爱相守相扶近十年的他们,不得不分手了。

  人虽在一起

  心却难在一处

  冯大爷和宋阿姨也是晚年走到一起的再婚夫妻。再婚后,宋阿姨住在冯大爷家。婚后不久,冯大爷的孙子就到了上学年龄,他的儿子就要求冯大爷将孙子的户口落在老两口住的房子上,同时还要求把房子过户到他名下。“我知道,他儿子是怕日后跟我分财产起纠纷,可是我压根儿就没想过要分他这房子。虽然我同意老冯把房子过户,但对他们这样的做法心里不舒服。”宋阿姨说,再婚后第二年,她就感到隔阂无处不在,两个人虽住在一起,心却难在一处。 因为是学区房,冯大爷的孙子就在他们住处附近上学,每天接送孙子占了他俩生活的很大一部分。孙子挑食,宋阿姨就变着法子做他喜欢吃的。孙子学声乐特长,学打乒乓球,这些项目的费用也由冯大爷出,老两口还得负责接送。宋阿姨做的饭菜不合孙子口味了,冯大爷还不高兴,埋怨说不是自己孙子不上心。后来,宋阿姨的女儿也有了孩子,为了替女儿分担,宋阿姨就经常到女儿家帮忙照看外孙女,一来二去,对冯大爷的照顾少了,冯大爷就有了意见。因为照顾孩子、休息、家务、经济等问题,他们还争吵过几次。最后,两人闹得不欢而散。

  老人想再婚

  子女一定要支持

  张先生家住市城区独山大道,是位个体经商者,今年50多岁,已经当了爷爷。

  近日,在与记者聊起老人再婚问题时,张先生开明地说:“老人如果想再婚,子女一定要支持,这是对老人最大的孝顺。”

  张先生告诉记者,他母亲去世二三十年了,父亲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把他们兄妹三人抚养大,家里经济条件一直不好。后来,他有了自己的事业,家里才富裕起来。因为生意忙,他很少与父亲交流,平时回去看老人,也是匆匆去匆匆回,不过每次都会给老人一些钱,觉得这就是尽孝。有一天,当70多岁的老爸忽然告诉他想再婚的时候,他惊愕之余坚决反对,还多次和父亲吵得不可开交。“那时候,我认为只要老人吃饱、穿暖,衣食无忧就应该满足,完全忽略了父亲的精神生活。”张先生说,有一天,老爷子突然生病了,虽然他们兄妹都在身边围着,可明显感到父亲还是闷闷不乐。后来,张先生就主动向父亲提起找老伴的事儿,父亲高兴极了。这些年,再婚后的父亲越过越年轻,脸上也有了笑容,两个老人还经常出去游玩。

  老人再婚

  是需要,也是权利

  大多数人进入老年后,社会功能开始逐渐减弱,自身角色意识淡化。特别是一部分独身老人,生活更加孤独、艰辛。“这时候,一份温馨的感情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来说无比重要,就像是冬日里的一束阳光,用那份相依相伴的亲密和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来消减晚年身体的不适和心里的孤独。”赵杰说,这是老人的需要,也是他们的权利。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子女或其他亲属不得以隐匿、扣押财产等方式干涉老年人再婚和与配偶生活的权益。不要为父母再婚设置障碍,子女要更多地为父母幸福着想。”赵杰认为,老年人再婚,对晚年生活有着积极作用,但因为一些观念及财产等问题会遭到子女方面的压力。为此,她建议,想再婚的老人,可以试着遵循婚前财产所有权不变,婚前财产继承权不变,亲子关系不变的“三不变”原则,再婚老人仍由各自子女赡养。

  另外,还有部分老年人对于再婚登记有所顾忌,不领证搭伙过日子的现象也较多,从法律上看,这种情况下,老人的部分权益是不能得到保障的。如果老年人选择这种方式共同生活,为了更好地保障双方的权益,老人再婚前,可以签订一份协议书,以明确双方在共同生活期间的权利和义务。例如对双方在共同生活期间的收入、债权债务、必需的生活花销和共同生活后积累财产的归属、生病后医疗费用的支付,双方老人的赡养关系、护理关系以及老人生病后双方子女如何护理等以书面的形式加以约定,将婚后可能产生的纠纷,通过婚前公证、婚前协议等方式予以规避。只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再婚老人的婚姻生活就会更轻松、更和谐。(全媒体记者 赵明禄)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前11个月整治问题井盖2.27万个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