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县:以“绣花”功夫破解城管难题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社旗县:以“绣花”功夫破解城管难题
作者:  申鸿皓

以“绣花”功夫破解城管难题


  “品美食小吃去体育广场、世纪广场,买蔬菜副食往香山路、建设路农贸市场,修鞋补衣到小桥街、骡店街……”11月15日,社旗暖阳和煦,管理规范、秩序井然的便民专业市场,装点起一道道文明和谐的美丽风景线。

  今年以来,社旗县公安、交通、城管等职能部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线,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目标,以整治环境污、市容脏、交通堵、服务差工作为重点,下足“绣花功”,奏响“便民曲”,变“扫荡式”治理为精细化管理,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昔日“修鞋点”,便民“服务站”

  冬日午后,国槐下的小桥街恬静温馨,路南道牙上,一字排开的十多个修鞋摊点成了街头一道风景。

  “以前,这里是自发形成的修鞋补衣市场,大家各自为战,散乱经营,有损城市形象。”社旗县城管执法大队办公室主任宋海彬介绍,今年6月,因地制宜对该区域的老修鞋摊点进行规范管理,统一格式配备车辆,固定摊点位置,增设打气筒、消毒液等服务项目,以往的“修鞋点”华丽变身为便民“服务站”,成了街头一景。

  “小桥街紧挨山陕会馆景区,摊位规范后,不少游客路过这里,都要拿出手机拍上几张照片哩!”大红的修鞋车前,已修鞋近10年的张师傅一边熟练地操作着手摇补鞋缝纫机,一边乐呵呵地说,“俺的修鞋摊快成‘网红拍照打卡地’了。”

  畅通“交通线”,筑牢“生命线”

  “请走非机动车道……”“不要越线停车……”行走在社旗县城街头,每个交通路口的交通信号灯和标志线清晰明亮,“志愿红”和“交警蓝”相映生辉,车辆和人流各行其道,汇成了规范和谐的文明底色。

  畅通“交通线”,筑牢“生命线”,安全有秩序,共建文明城。今年以来,社旗县城管、公安、交通等部门联合行动,深入推进以车辆乱停乱放、机非混行、交通不畅、逆行穿路等秩序混乱问题为重点的“文明交通”常态化整治提升行动,实现了城区交通违法明显减少、交通秩序明显好转、交通事故明显下降、人民群众满意率明显提高,市民群众文明程度大幅提升。

  “建管并重,宣传跟进,治理同步,堵疏结合,带来了交通秩序大改观、文明素质大提升。”社旗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办公室王清新介绍,至目前,县城区共设置道路隔离护栏7000多米,安装交通信号灯近50处,规划停车位3200余个,安放创意景观座椅等城市家具500余套,修通沿河健康步道3300多米,布设市民健身点10多处,建成公共卫生间130多座。

  管住“满街跑”,止停“游击战”

  “请自觉排队,保持安全距离,你要的疯狂烤翅马上就好。”夜幕刚刚降临,位于城区体育广场东侧的小吃夜市灯火通明,摊主手脚麻利,顾客即买即走,和谐又温馨。

  曾经,商铺店外占道经营,商贩沿街流动叫卖,是城市管理的痛点和堵点。如今,社旗城区众多临时便民市场的有序设立,方便了市民,减少了拥堵,美丽了城市,留住了文明。

  今年,社旗县城市管理等部门本着“疏堵结合、以疏为主、规范引导、有序经营”理念,开展人性化服务和精细化管理,在加大对临街商铺店外经营行为治理整顿、落实门前“五包”、悬挂流动红旗的同时,还对香山路、建设路等农贸市场进行规范提升;另外,在城区世纪广场、体育广场、赊店老酒生态园假山风景区和赊店路、长安路、小桥街等广场街区分别设置临时便民市场,规划经营摊位300多个,倾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五分钟生活圈”。(特约记者 申鸿皓)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