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上午,南召县太山庙乡梁沟村脱贫户李保全正在保修他的花生脱粒机。“这几年,我的这些机器可没少给我出力,我跟着它们挣钱哩。”提起自己的脱贫之路,他高兴地说。
李保全(右一)和他的花生垛
走近李保全家的小院,院墙外的大棚下有大型旋耕机、拖拉机和私家车。院内干净整洁,怎么看也找不到昔日贫困户的影子。
李保全道出了其中的缘故,几年前,他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和妻子在家种地的同时照看着孙子,儿子李龙和儿媳在天津打工。住房是漂亮的平房,有吃有喝又有钱,全家人其乐融融。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在一次体检中,发现妻子患上了肝癌和子宫癌,明知生存的机率很小,但一家人仍不遗余力的救治,结果花了40多万,花光了积蓄又负债累累,仍没有把死亡线上的妻子拉过来。2016年5月,妻子带着对美好生活的留恋离他而去。因病致贫,他家被评上了贫困户。
穷则思变。梁沟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根据他家的实际情况,给他制定了脱贫计划,建议李保全扩大花生种植面积的同时,发挥自己的特长,利用现有的农机设备旋耕土地,脱粒花生,增加收入,儿子和儿媳继续在外打工。扶贫政策鼓足了李保全一家人生活的勇气,他利用小额贷款购买了拖拉机等设备,每年流转土地40多亩,种花生。他儿子李龙和儿媳两人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在天津一家工厂打工,后和别人合伙把生意做到了外国。
李保全儿媳的直播间
“儿子和儿媳这几年一直在尼泊尔和印度卖服装。他们是和别人合伙做生意,是一个团队。他们在外国的服装店里做直播,通过网络挣钱儿,本小利大,生意还不错。”说起孩子们,李保全话语中带着自豪。
“娃儿们在外也挺不容易,都是初中毕业,到外国了,语言不通,再加班加点补习英语,我常担心他们在外国的衣食住行”。儿行千里母担忧,子女再大,在父母眼里仍是没有长大的孩子。
“今年收入咋样?我给你算一下,今年我种了40多亩花生,垛起了三垛花生,预计能收5万块钱左右。在外头耕地、脱粒花生,挣个3万块钱,我个人每年挣个十万八万的够花了。”
李龙在收购宝石
“前年冬季,娃儿们从印度回来,因为新冠疫情,他们一直没有出国。今年五月份,儿子和伙伴们又去了斯里兰卡,卖衣服去了。前些日子,儿子说斯里兰卡盛产宝石,他又做起了卖宝石的生意,和卖衣服一样,不扎本,现买现卖。儿媳今年在家开网店,每天晚上直播卖衣服,听他们说生意还行。儿子和儿媳都很孝顺,要给我钱花。我说我有钱,你们攒钱供娃儿们好好上学吧,往后无论干啥工作,没有文化不行。”在参观其儿媳直播间时,李保全这样说。 (通讯员徐培 张世超)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卧龙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举行挂牌仪式
下一篇:南召罗老汉 圆梦采摘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