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美援朝71周年 |
深情 致敬祖国
老兵李文年观看《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时激动不已
铭记,就是最好的致敬。
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71周年纪念日。
当下,电影《长津湖》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华儿女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英雄气概,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军人坚如磐石的信仰。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南阳晚报记者带着崇高的敬意拜访抗美援朝老兵,感受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倾听他们对于这个美好时代的祝愿。
致敬上甘岭老兵黄先固
上甘岭女兵黄先固老人:
“比起牺牲的战友,还有什么事算难事”
91岁的志愿军老兵黄先固参加过上甘岭战役。10月25日一大早,现役解放军战士前来干休所她家中慰问,老人眼神坚毅,回敬的军礼标准利落。
“同乡在眼前被炸飞,这是我一辈子挥之不去的噩梦。”老人的三儿子郭军转述着母亲的讲述,“后来不管再遇到什么难事,我总是对孩子们说,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还有什么事算难事!”谈起对年轻人的嘱托,老人通过其儿子转述:“爱党爱国,好好学本事,掌握一门真正的技术,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样才不愧对那么多死去的战士!”
李文年向记者讲述
两次入朝参战的老兵李文年:
“我还要冲锋在前,保家卫国”
10月25日一大早,曾两次入朝作战的老兵李文年将早已泛黄的照片擦了又擦。他倔强地拒绝了儿子的搀扶,整理好衣衫,颤巍巍起身,尽可能挺直脊梁,面向东北方向,庄重地行军礼。礼毕,老人打开电视继续观看《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
剧中人的悲壮引发老人共鸣,老人向记者讲起自己的英雄连队——那支血战8天誓死冲锋的兄弟连。
“多场恶战后的一个战斗间隙,指导员让大家报数清点人数,我是第6个,最后报的数字是17。”老人不禁潸然泪下。
“在最艰苦的时候,我们没有人害怕,还在讨论未来的好生活是什么样!现在如愿过上了战友们向往的生活,我们怎能不好好珍惜?如果再有人来破坏,我还要冲锋在前,保家卫国!”年事虽已高,但老兵不老,铮铮铁骨如往昔。
老兵王聚堂庄严敬礼
老兵王聚堂胸前挂满奖章
既是卫生员又是战斗员的王聚堂:
“我们拼命,是为了把儿孙们的仗都打完”
又到抗美援朝纪念日,87岁志愿军老战士王聚堂的家里比平常更繁忙一些:送走一批前来慰问的左邻右舍后,外甥夫妇俩也来了。看着亲人们都在,老兵兴致起来,再次讲起那段血与火的英雄往事……
“现在的好日子,就是无数战友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那一代人为人民幸福冲锋在前,将儿孙们的仗都打完了。你们这一代必须要把家园建设好、守牢固!”
老兵的一席话让小院里前来慰问的人们响起热烈的掌声……
一脸严肃的老兵径直站立,双脚并拢,举起右手行军礼。
纪念日里,老兵徐锡昌行礼致敬
传承红色基因的老兵徐锡昌:
“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革命军人的风骨”
见到94岁的徐锡昌时,他正在小区里散步。他精神抖擞,举手投足间,飒爽的英姿依稀可见。在部队养成的良好生活作息让他受用一生。这些都是老兵不服老的缘由。
“我就是一个兵,一个和敌人在冰天雪地里打过仗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我自然要比别人精神好、身体好、心情好。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革命军人的风骨!山河无恙,国泰民安,离不开我们共同的努力!”老兵在向小区内飘扬的国旗敬完礼后,转身向老街坊们讲起过去的故事,诉说中国人的傲骨。
老兵自诩“编外战士”,退休后,长期担任社会团体、中小学校爱国教育校外辅导员。他说:“缅怀志愿军烈士,继承先烈精神,再现老兵风采,是为了让人们勿忘历史,让历史不再重演!”(全媒体记者 于欢 张玲 文/图)
云悦读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创业示范典型!易佰福亮相河南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成果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