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救灾进行时·人民至上 |
淯水卷浪书忠诚
——新野县应对“9·25”特大洪水掠影
南阳,新野,白河告急!
2021年9月25日,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地处南襄盆地中心的新野县,经受了一场特大洪水考验,谱写一曲“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洪赞歌。
白河,古名淯水,一条纵贯新野南北的母亲河,北接南阳宛城,南入襄阳汉水。在新野县防汛防旱指挥部,记者看到一组数据:9月25日18时洪水达到最高峰值,白河过境最高流量达到4440立方米/秒,水位达到80.63米,接近警戒水位。26日凌晨4时,洪水逐渐回落。
“白河滩湿地公园闭园!”9月25日凌晨4时,新野城区白河滩湿地公园管理处,第一时间实行闭园管理,布防安全警戒线、警示牌,劝离晨练市民。
“抓紧转移危险河段的群众!”沿河相关乡镇在接到新野县防汛防旱指挥部的指令后,组织党员干部紧锣密鼓展开工作。上午10时前,白河沿岸危险地段的422户1484名群众全部得到安全转移。
“关闭所有进村涵闸!”新野县白河河道管理所于下午7时前,有序关闭白河沿线14处涵闸。
“来洪水了,守护堤防,咱是党员干部要往前冲!”这是新野广大党员干部最响亮的口号。在长达百余里的新野白河两岸大堤上,抢险队员们高擎党旗,上演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们转移群众、巡堤查险、封堵堤口、加固岸坡,展示了顽强的战斗精神。
在这次抗洪抢险中,白河歪子镇黄营村堤段岸坡垮塌严重,25日一大早,歪子镇由39名党员干部组成的抗洪抢险突击队,调配三台装载机、挖掘机,备足编织袋、铁锹、钢管、铅丝笼等物资,赶赴黄营村堤段,转移群众,布设警戒线,巡堤查险,一直到次日险情暂时解除。大家饿了啃袋方便面,渴了喝口矿泉水,无怨无悔,群众纷纷称赞党员干部是百姓的保护神!
在王集镇,也上演了一场护堤大会战。地处白河右岸“S”弯段中心地带的王集镇曹集村,在此次洪水中受损严重,岸坡崩塌加速,严重威胁河道行洪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报请上级水利部门同意,决定对该段河道岸坡采取应急加固处理措施。王集镇党委书记孙峰带领由机关、各村抽调来的110名党员干部,抽调装载机、挖掘机六台,对险工段岸坡采取加固措施。工地上党旗猎猎,人头攒动,机声隆隆,一派热火朝天景象。负责现场技术指导的县灾害防御中心主任齐红伟,手持小喇叭,在现场奔走把关,他的嗓子都喊哑了,也顾不上喝一口水。史井村党支部书记胡培静也带领村干部和志愿者赶来助阵,他说,风雨同舟守护家园,关键时刻,党员干部要冲在前、带好头。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就有逆行者的身影。仅9月25日、26日两天时间里,全县沿河乡镇共出动巡河人员12072人,动用大型机械设备1200余台,出动抢险队伍15支5470人。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百里长堤上构筑起了“铜墙铁壁”,在一次次洪水考验中诠释责任与担当。
一场灾害就是一次考验,就会积累一笔精神财富;此次抢险救灾,到处展现出众志成城的壮丽画卷,没有出现一处决堤,实现了零伤亡目标。洪水过后,新野县治水理念和治水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全媒体记者 徐霖 通讯员 李乐才)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我为群众办实事 | 爱心慰问:敬老月里显真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