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上只有卑微的男女,没有卑微的爱情。”美食评论家(诗人)沈浩波。
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音乐是个性鲜明的情绪表达,却又关联着听众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2021年10月2日晚上,一支年轻人的乐队——许波波乐队,在南阳世界月季大观园西园的湖心岛上唱响。
台下有很多游客,也有一部分年轻的观众。摇臂上的镜头,摄像师的手持镜头,摄影师手上的相机,以及无数双眼睛记下了他们的歌唱、呐喊、倾诉……
我隔着一条湖听到他们年轻而无所畏惧的歌唱。
当时,眼前闪现出中国摇滚教父崔健,站在1986年的北京工人体育馆,吼出“一无所有”的视频画面;也想到了张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西安街头唱起“姐姐”的场景……许波波乐队与他们当然不在一个等量级上,可是年轻人的努力态度、投入创作的精神值得鼓励,南阳的观众一样需要民谣,需要原创音乐,需要激情四射的年轻乐队来与之共鸣,以期唤起我们的乡愁、思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思辩,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2019年南阳高铁之夜音乐节上,崔健首次来宛演出,而许波波乐队则有幸参与同台演出。当崔健压轴出场的时候,已经演出完的许波波早早地在舞台下方以顶礼膜拜的态度仰望着摇滚教父。
“天空有飞鸟,地上有马儿在奔跑,前方是高山,河水向自由在流走,树像个老者,风像个孩子在嬉笑,路没有尽头,太阳使万物在生长,它们是自己,它们说这就是幸福……”在感受生活征途的同时,又对生命本身充满希翼,这是曾经漂泊的歌者对“归去来兮”的一种体验。
“他像朵野花,开在了墙上,过往的人啊,视而不见,只有风欣赏他的美,大雁飞了大地黄了,岁岁年年的太快了,每当花瓣,凋落的时候,无奈的时候,他会想念你,看着家的方向……”家是永恒的存在,可是我们却一次次远离,蓦然回首,只要母亲在,家就在,我们的别离和努力就是值得的。
“皎洁的月光,洒满了整条河流,洒向小路,也洒向我想家的心头,这个城市,有多少像我这样的游子,各自忙碌的工作,甚至来不及思念家乡,我点上一根烟 ,望着对岸的一座座楼房,数不清的窗口,藏着讲不完的故事,这个城市,有多少像我这样的孩子……我眼望着东方,期待灿烂的阳光。”
许波波的词大抵写实,充满烟火气,听众容易在歌中找到共情,因为我们都有家乡,常常因为工作和生活被动迁徙,游子心态,让我们更需要一种可以寄托情绪的载体。
回到庸常的生活,许波波的吉它班隐藏在卧龙路农校对面桃园社区的一处民居里,这是他自2008年开始在外游历多年后自己的选择。2015年他参加南阳首场原创民谣专场《铁树开花》,和两个好朋友做客南阳乐活报《用民谣把耳朵叫醒》;2018年发表首张原创专辑《家的方向》~网易云音乐@许波波;2019年11月30日应邀参加南阳高铁之夜音乐节,与崔健、布衣乐队、低苦艾乐队同台演出。网易云音乐@许波波 《南阳高铁之夜现场实录》。2020年12月2日发表单曲《在路上》 @网易云音乐。至此南阳媒体才开始对他关注。
2021年10月2日,“南阳故事:原创音乐人许波波乐队专场演出”正是许波波乐队的高光时刻,下面的观众无法详细统计,可是大家都在倾听“南阳故事”,这是属于年轻人们自己的声音和态度。
许波波在凌晨的微信上接受笔者采访时一再表示:“我要特别感谢乐队其他成员:吉他手姜耀翔、贝斯手赵文阳、鼓手李俊葛、键盘张斌,跟他们一起,我找到了团队的力量,向前冲的勇气与动力。”最后,我明显感受到了许老师的疲惫。他说,我爱音乐,我爱民谣,而我用教吉它来生活。
当晚许波波乐队专场演出曲目:《随想》《锁》《你》《我》《短歌》《在路上》《不愿醒来》《家的方向》。
10月3日晚上,“南阳故事:原创音乐人专场演出”的主角是洋葱乐队,不知道会不会让观众辣出眼泪。在此,提醒广大观众朋友们请自备手绢和纸巾。
(文案:顾清树,董小雨;摄影,远方;怪鸭;一森;视频:中州映画)
编辑:顾清树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