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筑牢免疫屏障
——南阳市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有序有力推进
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冠疫苗接种点,医护人员为居民接种疫苗。
当前,国内多地出现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毒株引发的本土病例,再次敲响疫情防控警钟。及时接种疫苗、筑起高水平免疫屏障是应对疫情的有效手段。目前,南阳市疫苗接种情况如何?如何有效筑牢防疫屏障?连日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在南阳市宛城区仲景街道陈棚社区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医护人员为未成年人接种疫苗。
构筑屏障——
答好疫苗接种必答题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根据市卫健委公布的信息,南阳市疫苗接种已突破1000万剂次,累计接种542万人。从5月1日起,南阳市在完成前期重点人群接种的基础上,扩大接种人群范围,对18岁以上人员进行接种;6月7日,南阳市提前2天完成第一剂次接种任务。至6月9日24时,南阳市全部县市区均按时间节点超额完成,接种413.8609万人次,第一针剂接种率106.37%,圆满完成第一阶段目标任务。6月10日转入第二剂接种,至6月30日24时,全市累计接种疫苗809.8052万剂次,其中第一剂次接种413.8608万人次,第二剂次397.6172万人次,省定任务完成率102.34%。
8月1日起,南阳市启动了15岁至17岁未成年人接种工作;8月9日,开始对12岁至14岁未成年人接种新冠疫苗,以确保在9月底完成12岁至17岁人群全程接种。这说明南阳市接种疫苗的速度在全力提升、覆盖人群越来越多、保护范围越来越广、抵御病毒的能力越来越强。
构筑免疫屏障,疫苗接种是道必答题。当前,接种疫苗仍是实现群体免疫最安全、最高效的方式,也是控制传染病大流行的最有力武器。在疫苗接种工作的早期阶段,部分群众的确存在“疫苗犹豫”心态,或觉得自己身强体壮不易感染可以不接种;或觉得风险不在身边,担心接种引起不良反应;或认为别人都接种了,自己就安全了……随着全国各地按照“应接尽接、梯次推进、突出重点、保障安全”原则,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城市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加入这一行列。
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前来接种疫苗的居民自觉排队。
8月14日,记者走进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冠疫苗接种点看到,前来接种的市民已经排起了长队。“请大家保持安全距离,按顺序排队,准备好身份证……”在医院工作人员的指挥引导下,前来接种的市民做好预建档,填写知情告知书,然后分批次进入接种室进行登记接种。
记者在现场看到,接种疫苗的市民自觉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在登记口、接种区有序排队。在登记口,工作人员通过读卡器,核对、登记市民的身份信息等。接种过程中,医护人员会跟市民仔细核对疫苗种类和有效期,确保接种无误。现场设有留观室,注射完疫苗的市民需要留观半小时方可离开。该院防保科主任许俊介绍,在接到疫苗接种任务后,医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对所有的流程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和细化,保障疫苗接种高效有序。目前,人们接种疫苗的意愿很强烈。
记者在宛城区仲景街道陈棚社区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看到,虽然前来接种疫苗的人不少,但秩序井然。除了接种必备的设施外,该接种点还专为老年人设置了绿色通道,设有茶水供应处,有志愿者现场服务;残疾人、65岁以上老年人有专设的接种室。
宛城区仲景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科长王海霞介绍,接种新冠疫苗的流程与其他疫苗无异,均需测温、查看健康码、登记、叫号、接种,再留观30分钟。如无异常,待医护人员签字后便可离开,若出现不良反应,现场设置有接种反应处置室,由市二院派驻的医生护士值守,医疗器械和抢救药品齐全,绿色通道畅通。
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刚接种完疫苗的居民在留观室留观。
“我今年57岁,患有高血压,一直服药控制得比较好,今天来接种第二针,打完了针心里踏实一些。”牛王庙社区居民吴海焕说。
居民陈晓宇陪着上高一的儿子来接种疫苗。陈晓宇说,她在5月份就响应号召接种了新冠疫苗,8月份全市启动15岁至17岁未成年人接种工作后,她积极动员儿子前来接种。
“接种疫苗既保护了自己,也是公民的责任,为早日筑起群体免疫屏障贡献力量。”现场接种完疫苗的市一中学生薄飒锐说。
宛城区仲景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冉中瑞告诉记者,为确保宣传到位、接种到位,该中心在利用好自身平台大力宣传疫苗接种的同时,与社区充分联动,利用微信群及时发布疫苗接种的相关信息,同时进行答疑,消除社区居民的各种疑虑,安心接种。
“负责接种的医护人员很辛苦,经常牺牲午休时间,连吃饭也是换着去吃,以此保证接种速度。”王海霞说。
“为配合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我们把社区的部分办公场地腾出来,并配置遮阳篷、加装空调等设施,组织社区10余名志愿者现场维持秩序,确保疫苗接种工作稳步推进。”陈棚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梁玉柱说。
南阳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将疫苗登记入库。
应种尽种——
群体免疫正加速形成
接种疫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形成群体免疫屏障,免疫屏障是发挥特异性免疫功能的重要方面,被称为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只有疫苗接种率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形成群体免疫屏障。自南阳市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启动以来,全市上下紧密配合,精心组织,强化服务,疫苗接种工作在居民热情高涨中稳步推进。
“主官”督战、层层传压,狠抓落实。南阳市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和新冠疫苗接种领导小组牵头抓总,县级政府落实主责,乡镇党委、政府和社区(村)两委主抓动员组织和后勤保障,卫健、疾控部门抓好疫苗接种和医疗保障,各行业主管部门抓好行业从业人员组织工作,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以上率下,确保接种工作高效运行。
按照目标任务,南阳市精准测算,分解细化,划片包干,责任到人。利用大数据和社区网格化管理,逐户逐人对目标人群进行摸排登记,统一登记造册,将接种人员接种时间细化,做到人员底子清、接种地点清、接种时间清,有效避免“苗等人”及现场接种人员扎堆、接种等待时间过长等问题。各行业主管部门成立行业疫苗接种组织领导机构,制定本行业本系统疫苗接种实施方案,与辖区政府无缝对接,高效有序组织动员。
为鼓励更多人加入到疫苗接种行列中来,南阳市制定了新冠疫苗接种整体宣传方案,采用传统主流媒体以及全媒体矩阵,推送播放接种信息、科普知识20余万次;媒体第一时间跟踪拍摄接种工作,同步在多平台播发。一时间,南阳的机场车站、社区街道随处可见宣传疫苗接种的横幅标语,出租公交、商超门店电子屏播放宣传口号,流动宣传车走街串巷宣传到家,为加快推进疫苗接种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互联网+大数据”和社区网格化管理在此次疫苗接种工作中发挥了极大的优势。依托豫事办新冠疫苗接种自助登记平台、豫苗通APP,通过微信群发接种预建档二维码,开展手机网上预约登记信息,减少现场登记压力。进入“接种攻坚期”后,接种人员节假日不休息,延长工作时间,满负荷运行,接种进度明显提高。
为保障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一阶段市财政前期投入9432万元,购置疫苗47.16万剂,4月份后,通过省医保基金财政专户采购疫苗,保证疫苗充足供应。全市依托固有预防接种门诊设新冠疫苗固定接种点273个、接种台910个,临时接种点102个、临时接种台256个,日峰值接种能力达到33.1万人。目前,南阳市现有持证接种人员2899名,预检、登记、告知人员1245名,组织保障人员989名,医疗救治人员1318名。成立了94名多学科专家组成的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工作组,建立了疫苗紧急使用疑似异常反应诊断和病例救治专家库和诊断专家组,完善安全接种应急处置机制,畅通转诊渠道,建立救治绿色通道,实现医疗救治保障措施全覆盖。
南阳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连夜搬运新冠疫苗。
跑赢病毒——
共同担当是制胜利器
“疫情防控网织密、织牢了,群体免疫屏障形成了、稳固了,才能更好地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从根本上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发展,更好地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平时做好个人防护,及时接种新冠疫苗,不仅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市疾控中心免疫预防与规划科科长王庭柱说。
那么如何才能形成群体免疫屏障呢?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专家认为,按照新冠病毒传播系数计算,人群形成免疫屏障一般需要约80%的人接种疫苗。对于14亿人口的中国来说需要对10亿到11亿人接种疫苗,在今冬来临以前实现这样一个接种目标,仍然有巨大的挑战。而对于我市来说,需要800多万人接种疫苗,才能逐渐形成群体免疫屏障。
市卫健委副主任樊新生认为,接下来的接种任务依然艰巨。应建立健全“党委政府找人、卫健部门打针”的工作格局;加强目标人群的摸底排查,准确掌握应种人数、已种人数(包括剂次、接种日期)等情况,便于组织剩余目标人群开展第一剂接种及后续接种工作;坚持“日通报、日调度”工作模式,及时总结经验,做到人苗相配,避免库存积压、人员聚集。要确保接种安全。随着60岁以上人群和12岁至17岁青少年的新冠疫苗接种分梯次开展,应不断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减少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严格按照疫苗接种流程规范操作,充分履行接种前知情同意,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验证”,确保发生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
跑赢和新冠病毒的这场比赛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参与。随着疫苗产量和供应量的不断提升,接种率越高,免疫屏障形成就越牢固,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众志成城构筑起坚固的免疫屏障。(全媒体记者 段平 文/图)
相关新闻
接种新冠疫苗 这些事项要注意
南阳网讯 (全媒体记者段平)接种新冠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项?接种疫苗后怎样做好防护?8月15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南阳市疾控中心有关人士。
疫苗接种前可提前电话咨询就近就便的接种点,确认接种点上下班时间及是否有疫苗等信息;避免剧烈运动,不喝酒,不服用消炎药、退烧药、止痛药,接种当天尽量不要空腹;如实告知医务人员身体健康状况。接种中,佩戴口罩,遵守接种点秩序,听从接种点工作人员的指挥,排队时保持1米有效距离;建议穿宽松上衣以方便接种;由于个体差异,接种后会存在轻微疼痛感等不适。接种后,听从接种工作人员安排留观30分钟,须将止血棉签丢弃到指定的医疗废弃物垃圾桶中;不宜饮酒,尽量避免接触个人既往过敏物及常见致敏源;回家后如出现较重的临床症状或体征,请及时就医,同时向接种单位报告。
相关人士介绍,在人群免疫屏障没有建立起来之前,即使部分人群接种了疫苗,大家的防控意识和防控措施也不能放松。公共场所要主动出示健康绿码,科学佩戴口罩(尤其是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人员密集场所),配合做好体温测量,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日常生活中,要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用公筷、分餐制、注意咳嗽礼仪等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尽量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活动。
云悦读
编辑:杜增波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南阳市启动艾产业高质量发展倍增计划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