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化”协同 精准发力 全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安全发展环境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五化”协同 精准发力 全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安全发展环境
作者:  翟参

南阳网讯 (全媒体记者翟参河南南召行业监管客运、货运、危化、公交、驾培、维修企业36个,各类营运车辆1667辆,分布面广、点多线长、传统监管方式较为普遍。同时,管养国省及农村公路3342公里,山高、坡陡、路窄、弯急、视线不佳,冬季冰冻、秋季山雾、汛期塌方多为其特点。面对复杂多变的风险、鸭河水域有界监管无缝和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形势,借力上级交通运输部门和南召县委政府重视支持,加强“五化”建设,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即:组织建设系统化、基础管理制度化、职工培训全员化、安全投入项目化、现场监管信息化,荣获2020年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安全生产工作成绩突出单位”。

一、系统化组织,把稳安全监管之舵。一是党政主动担责。县级乡镇层面,及时调整充实领导小组成员,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路长体系。报请编委批准,独立设置交通运输局安全监督股。交通系统层面,抓实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责任人,其他领导“一岗双责”,将安全生产列入年初工作计划和年终绩效考核,足额保障工作经费、隐患治理经费。二是局安委会和办公室常态督导。一年来,督导发现6类74个隐患问题,现场交办的61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督办的13个安全隐患整改到位9个。三是职能股室和单位综合监管。安全监督股、运管办、业务股和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运管局、执法大队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安全工作,建立“每周二专班会、每月一例会、每季一大会”工作机制,盯牢薄弱环节,确保高效落实,着力消除隐患。相继13天完成农村公路隐患处治路段306公里核查,7天完成5家转型企业76辆新能源客车从业人员家访登记,35次实地查看解决“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隐患。

二、制度化规范,夯实安全监管之基。基础管理上,全面推进清单制管理,依据《安全生产法》《道条》等制定《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清单》;依据“双重预防体系”评估结果,制定《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安全生产岗位责任清单》;根据各岗位责任清单明确的职能职责制定《日常安全工作清单》。在基础资料上,严格按照标准,逐项对照,修订完善,编制成册。在“三年行动”推进中,整合为八大块,即机构组织与人员职责、规章制度与规程标准、安全生产条件与权益、计划投入与方案总结、宣传学习与教育培训、隐患治理与考核奖惩、应急预案与演练救援、事故通报处理与防范。

三、全员化培训,筑牢安全监管之魂。一是采取“走出去”的形式。分批、分次、分层地组织干部职工外出学习。二是采取“请进来”的办法。邀请专家举办培训班,结合实施“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分三批对所有驾驶员、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三是采取“沉下去”的措施。注重加强注册安全工程师、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已经考取二级注册安全工程师2人、安全员资格21人。四是加强培训形式的创新。认真贯彻安全文化理念渗透、行为养成、制度建设、责任落实“四因素”工作法,建立健全人文关怀奖励制度,定期对无事故、无违章、无投诉的从业人员实施奖励。

四、项目化推进,锻造安全监管一是高标准强化客运站监管。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和执法联动机制的通知》,解决站内运管驻站、站外执法监管“一墙隔阻、两家管理”行为发生。二是危病路段桥改造舍得投入。对辖区国省干线、县乡公路事故多发、易发等路段投入的生命防护工程资金就达2400多万元。三是推行县乡道专职养护模式。按照就近原则分配养护路段,考虑抢险、隐患排查特殊要求,依托全县县道、重要乡道、脱贫村道进行分段,安排专职养护人员,确保养护人员在出现安全隐患时快速到达现场。四是更新农村客运老旧车辆。抓住国家加大对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扶持力度的有利时机,新投入纯电动公交车115辆,“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走在了全省的前列,荣获第二批“示范县”称号。

 五、信息化支撑,插上安全监管之翼。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投资80余万元,建立交通信息监控中心,打造了集综合管理、日常监管、应急处置、辅助决策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交通系统。以“一中心、二服务(公众服务、物流服务)、三管理(基础设施管理、重点车辆动态管理、日常管理)为总体框架,推动信息化与交通行业安全监管深度融合。督促客运、货运、危化、出租、驾培、维修企业和车辆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把全县客运班线、公交、出租车辆全部纳入,实现车辆运行“全天候、无缝隙”管理;普通货运车辆日抽查率达到80%,危化品运输车辆日抽查率达到100%。

编辑:李冬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