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 勤劳的父亲
为梦想奋斗的父亲——冒雨配送的陈磊(左二)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这是朱自清在《背影》中父亲对他说的一句话。
沉默寡言,父爱如山。是中国父亲的写照。
那些藏在时光里的父爱,往往一直等到我们长大后才明白。
6月20日,又逢父亲节。请跟随记者连日来的镜头,致敬父亲。
撑起孩子未来的父亲——夜晚卖瓜的王德江
父亲是偶像和英雄
6月16日晚上10时,南阳市城区人民路聚贤街口,48岁的南召人王德江招呼完几个买西瓜的市民后,靠在还剩下半车西瓜的三轮车前喝了一大口水。
凌晨4时去蒲山收西瓜,5时多将瓜装好再拉进城卖,直到深夜。1998年就来到南阳打工的王德江,凭着一年四季卖时令瓜果的营生,将一双儿女培养成了大学生。懂事听话的孩子们让他欣慰:“咱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我再苦再累,也要让娃们好好读书,将来有个好前途。”
“不夸张地说,我就是儿子和女儿眼里无所不能的超人。”6月17日上午8时,在城区文化路与八一路口躲雨的30岁同城配送员陈磊急忙吃着夹菜饼,边看手机边对记者说。
一天跑30多单,有时跑到凌晨才忙完,这份工作让他拥有了为一双儿女谋求幸福的能力。“累并快乐着,每次看到小女儿叫着爸爸朝我跑来,一切都值得!”话毕,陈磊冒雨出发了……
父爱是坚强而深沉的山
6月17日,在城区八一路,很多人都认识这个常年在此卖菜的老人闫宏昌。儿女们早已成家立业,闲不住的老人发挥余热,在地里种了蔬菜拉到城里卖。
一辈子闲不住的父亲——卖菜的老人闫宏昌
“没啥辛苦的,乡里人闲不住,又能挣钱又能看景,挺美哩。”老闫很骄傲地告诉记者,前些日子,儿子买房子,他还帮衬点钱,“钱不多,儿子也不好意思要。我硬给哩,你说,咱当爸的,总不能看着儿子作难吧……”
伟岸的身影
84岁的卧龙区陆营镇东岳庙村人任元振,操持了一辈子庄稼地,到老了仍然不愿意停歇。6月17日,站在种了玉米以及各种蔬菜的地头,老任笑着对记者说:“现在干农活都机械化了,不用下太多人力,我现在把种地都当成休闲了,平常和村里老人们拉拉家常,得劲儿哩很!”
坚信“家有粮,心不慌”的老任还说,除了能让儿孙们吃点绿色放心粮,还能多少赚几个钱,“人呐,没准有个啥灾啥难的,我这还能给孩子们应应急,也算老有所乐了……”
温情的陪伴
6月17日下午6时,白河畔,满脸慈爱的父亲李建伟淌着汗领着儿子跑步,10岁男孩李嘉乐眼神里充满钦佩:“爸爸,慢点,等等我……”
温暖的怀抱
不远处,王斌正抱着儿子在淯阳桥拍照,他计划着未来将孩子培养成医生……
坚实的肩膀
而在南阳市实验幼儿园门前,小女孩欢快地喊着“爸爸”跑过来、39岁的冯宗强一把将女儿扛在肩膀上,幸福溢于言表……(全媒体记者 于欢 周梦 张玲 文/图 )
云悦读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西峡县双龙镇党史:学习教育 粽叶飘香忆党史 情暖端午念党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