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一花一草”提振卧龙腾飞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特色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一花一草”提振卧龙腾飞
作者:  陈菲菲 黄翠

特色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一花一草”提振卧龙腾飞


编者按

  “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加强地方优质品种保护,推进产学研有机结合,统筹做好产业、科技、文化这篇大文章。”“艾草是宝贵的中药材,发展艾草制品既能就地取材,又能就近解决就业。我们一方面要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也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把就业岗位和增值收益更多地留给农民。”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南阳月季博览园和南阳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视察,对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和群众就业增收作出重要指示,为卧龙区“一花一草”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藉特色产业 强卧龙文旅”,5月25日起,我们聚焦卧龙区特色产业,聚力文旅融合,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方向”“文旅融合”“产业提升 文旅强区”等方面,推出相关报道,展现南阳市卧龙区多元化产业的独特魅力和“百善之区、美丽卧龙”的建设步伐,讲述花样南阳的卧龙故事……

工人们在生产车间加工艾绒。(资料图片)

  月季树开出了“幸福花”,田野里长出了“黄金草”。新时代,新思想,新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南阳市卧龙区因地制宜,依托月季、艾草等资源优势发展“一花一草”特色产业,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带动群众就业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为群众找到致富新路,为乡村振兴注入内生动力。

南阳月季博览园(资料图片)

  “一花一草”,振兴经济。

  月季一路芳华,艾草氤氲着历史的纵深,从岁月深处走来,从仲景医药文化走向新时代。从1998年中国第一个艾草加工企业的诞生,到种植、加工、产品研制、康养、商贸一体全产业链,“一花一草”,培植出两个经济振兴增长极。

  “一花一草”,从个人自发,到政府扶持引导,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彰显了卧龙人干事创业的胆略和气魄,创新作为的担当和实干。

  “花中皇后” “妆”一个锦绣卧龙

  “唯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

  五月的南阳,月季的海洋。大街小巷、居民院落,街心公园、道路绿化带,大大小小的月季园里,处处都有月季花的绰约身姿。微风吹拂,摇曳生姿,绚烂馨香。

  五月的卧龙,是花的世界,月季的海洋,幸福的阳光照耀在卧龙人的心田…… 世界月季看中国,中国月季看南阳,南阳月季看卧龙。行驶在科圣大道,漫步在月季博览园里,徜徉花海,踏入芬芳,与“花中皇后”来一次美丽邂逅,是从历史走来的一场浪漫,更是卧龙区花样产业的抒情诗。这些年来,卧龙区月季产业一直昂扬向上,快速发展。白河西岸、独山脚下、科圣大道两侧,南水北调中线主渠周边……以石桥镇为发端,月季产业从小到大,从分散种植到集中培育,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微型月季、树状月季、多彩月季等品种不断研发出来并推广种植,形成了涵盖种植、观光、销售、产品深加工全产业链的“特色美丽经济”。

  好风景带来好“钱景”。目前,全区拥有月季种植企业186家,百亩以上规模的月季种植企业56家,月季种植总面积6.5万亩,从业人数4.6万人,年销售月季3亿株,年产值13亿元。月季种苗远销荷兰、德国、英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我国出口总量的80%以上,走出了一条标准化、集群化、绿色高效的月季产业发展之路。带动当地群众人均增收2500元以上,助力80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月季花卉产业已成为卧龙区生态富民的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并带动南阳整体月季产业的发展,更成为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黄金”艾草 “富”一个绿色卧龙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艾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诗经》时代。南阳的艾草药用,在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柏叶汤”和“芎归胶艾汤”两个方剂中均有详细记载。张仲景对中医药的贡献深刻地影响着南阳人对艾草艾灸的依恋,深刻地影响着华人世界对艾草的痴情……南阳人知艾、喜艾,用艾守护健康,世代传承。

  南阳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而迅速走红。药益宝公司位于卧龙区七里园乡达士营村,是卧龙区依托特色产业,探索乡村振兴之路的一个实践样本。这是一家集生产、研制、销售为一体的特色民营企业,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生产12个系列100多种艾草制品,2020年产值8000余万元,辐射带动附近村民3000多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从种植、采收、加工、销售中收益。

  “请大家看一下我身边的这些新上市艾灸条,我们的艾灸条纯天然无污染……”卧龙区蒲山镇纪委书记张桂玉在多种场合跨界直播,为蒲山镇的艾草带货,俨然成了蒲山艾草的形象代言人。“不用出门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挣钱顾家两不误,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家门口务工让药益宝公司员工苏振洛感到很幸福。

  1998年中国第一个艾草加工企业在卧龙区七里园乡白塔村诞生。艾条、艾柱、艾贴、无烟艾制品、艾泥膏和艾药包、艾草日化洗护用品、艾草家纺、多功能艾灸仪……艾草产业迅速发展成长。

  近年来,卧龙区委、区政府立足全国艾草加工源发地的资源禀赋优势,坚持“引导、扶持、规范”原则,全面发展艾草种植业、艾草精深加工业、灸疗服务和文旅康养业,形成“三产联动”、产学研融合的闭环体系,备受海内外同行瞩目,开辟了一条艾草全产业链发展的“卧龙模式”。目前全区注册登记从事艾草加工经营企业1161家,其中加工企业178家,艾灸器企业57家,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5%;规模以上企业4家,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企业1家,形成了集艾草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研发、养生保健服务、培训等全产业链系统性蓬勃发展的格局。作为“八大宛药”之首的艾草,通过长期培育发展,实现了由“草”到“宝”的华丽变身。

  新冠疫情期间,艾草等中医药在防疫中发挥了重要的防护作用,艾草发展具备了较大的市场空间,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在南阳视察,对艾草产业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艾草在今年又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

  “一花一草”,培植出卧龙区两个经济振兴增长极,为南阳引来了良好生态,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磅礴动能。

  “一花一草”,有乡村振兴的智慧,也有生态产业富民惠民的情怀与担当。(陈菲菲 黄翠)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