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入做“减法” 服务做“加法”
——南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张振玺谈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一季度,全市新发展市场主体2.03万户
全市累计存量市场主体59.04万户
同比增长12.3%,市场主体总量稳居全省第二
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细胞。发展市场主体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在南阳落地生根,南阳市市场监管局在优化政务服务、激发市场活力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5月19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南阳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振玺。
强化政策扶持
繁荣市场主体
谈及优化营商环境,张振玺告诉记者,去年以来,南阳市市场监管系统以推进“放管服”改革为抓手,疏堵点、补断点、破难点,先后出台了《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落实“六稳”“六保”支持市场主体繁荣发展若干措施》等一揽子政策,着力实施企业开办“一件事全流程零费用”一日办结、集群注册、跨省通办等便民利企措施。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市新发展市场主体2.03万户,全市累计存量市场主体59.04万户,同比增长12.3%,市场主体总量稳居全省第二。
创新服务举措
实施精准纾困
据记者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南阳市市场监管局接连推出七项创新政务服务举措,努力当好企业的“店小二”和“娘家人”。全面推行办理营业执照,食品、药品、化妆品及特种设备等相关审批“网上办、掌上办、邮寄办、预约办”服务,做经济建设的铺路人;公布值班电话,专人值守,做企业群众的守夜人;开辟绿色通道,特事急办,做市场主体的贴心人;建立联络员制度,分类分批包户到人,做优化营商环境的引路人;对营业执照到期、药店换证等提供审批延期办理服务,做保障民生的兜底人;实行容缺受理,做服务发展的包容人;推动电子执照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应用,做优化服务的领跑人。这一系列高效服务措施的实施,增强了企业经营的底气和信心,推动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加快“一网通办”
提升审批效率
企业登记注册是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的第一道门,如何解决企业开办环节多、时间长、效率低等问题,张振玺说,为实现企业开办“一件事全流程零费用”一日办结目标,南阳市市场监管局先后采取了六项措施:改造企业开办“全流程”为“一件事”,实现了市场主体身份在一体化平台的“一次认证、全网通办”;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企业开办线下服务模式;实行材料共享互认,实行“一套材料、一次采集、多方复用”;推行企业印章政府买单,实现即来即办;取消企业银行开户许可,实现基本账户开立即来即办;推进申报办税新流程,实现发票申领即来即办。现在,在市民服务中心政务大厅“企业开办一窗通”综合窗口,市民拿着证件、材料在“一网通”网上服务平台填写申请表格后,几个小时内即可完成营业执照办理、印章刻制等相关业务办理。
深化“跨省通办”
厚植发展沃土
去年12月,为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实现市场主体登记跨省通办”工作要求,南阳、襄阳两市市场监管部门深度合作,在河南省率先启动“跨省通办”。依托两地政务服务网上平台,实现了申请人“单点登录、跨省漫游、无感切换”。通过在两地审批大厅互设线下“跨省通办”窗口,打破地域限制,让企业和群众“进一扇门、办多项事”。谈及下一步打算,张振玺说,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拓展通办领域,逐步实现多省多地政务服务“业务通、系统通、数据通、证照通、用户通”,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企业群众少跑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厚植发展沃土,激发投资活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媒体记者 阎亚平 杨天骄 通讯员 陈兰宇 姜骏)
编辑:杨天骄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上一篇:新野县市场监管局认真学习习近平考察广西时的系列讲话精神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