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
助推南阳建设中医药名都
——访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长王立义
一代良医千秋月,照彻华夏万户春。
“作为医圣张仲景故里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我们将时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大力弘扬仲景文化,为中医药产业发展培育更多优秀人才,有力助推南阳建设中医药名都。”5月19日,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南阳医专)校长王立义掷地有声地向记者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视察调研期间,首站来到医圣祠,了解医圣张仲景生平及其对中医药发展的贡献,还到药益宝艾草制品有限公司,了解艾草产业发展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这为我校办好中医药学科、培养中医药人才指明了方向。”王立义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事业的关心、关注使全校师生倍感温暖、备受鼓舞,大家深感肩负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王立义还高兴地告诉记者,南阳将恢复重建张仲景国医大学,对于南阳医专是重大利好。张仲景国医大学建立于1985年。赓续其医脉的南阳医专高擎张仲景医学教育的旗帜,走出了一条特色凸显、内涵式发展之路,守住了张仲景国医大学的“根”和“魂”。
王立义进一步说,在守住张仲景国医大学的“根”和“魂”方面,南阳医专坚持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加强对张仲景国医大学原址、档案资料的保护,原址大门、牌匾、教学楼等文物保存完好;张仲景国医大学创办的特色刊物《国医论坛》,南阳医专接续主办且办得有声有色,由原来的省级晋升为国家级;科研教学成果层出不穷,建立李氏针灸处方学体系,填补了针灸处方学研究的空白;博士王宇卿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科技厅项目,对仲景经方泻心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泽泻汤等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揭示了其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等科学原理;兼职教授吴汉卿发明的“中医微创针法”被纳入“一带一路”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科技项目,学校连续三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南阳中药材资源丰富,艾草、山茱萸等“八大宛药”全部规模化种植、名扬全国。王立义说,2014年,南阳医专开展艾草研究,建立了南阳艾产业学院,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众多研究课题,在学术界叫响了“宛艾”品牌,为“宛艾”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和道地药材基地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南阳医专将积极发挥中医药研究方面的技术和人才优势,深化产学研合作,为科研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与保障,充分发挥各创新平台的引领作用,为南阳艾草及中医药产业发展蓄势赋能。
王立义最后表示,脚踏卧龙厚土,肩负健康重托,南阳医专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指引,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执着的努力,踏上新征程,在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上扛大旗,抓住张仲景国医大学恢复重建的机遇,为中医药产业发展培育更多优秀人才,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变为美好现实,献礼党的百年华诞!(全媒体记者 陈琰炜 任华裔)
编辑:徐冬梅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