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网网评|让节约入脑入心是对袁老最好的纪念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南阳网网评|让节约入脑入心是对袁老最好的纪念
作者:  黄术生

1.jpg

  

让节约入脑入心是对袁老最好的纪念

评论员 黄术生

  

  5月22日上午不到12:00,就有媒体报道“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逝世的消息,笔者看到后,既震惊又悲痛,震惊是因为在春节期间,袁老还通过视频向网民表达祝福,怎么这么快就去世了。不过,很快媒体都出来辟谣,说“袁隆平逝世”是假消息,还在医院治疗。悲痛之心情得到缓和,但凭着直觉,这事儿没有那么简单,袁老应该处于病危之中。

  

  当人们吃完中午饭后,袁老于13:07去世的消息通过中央级官媒正式发布。有的网友留言“袁老这是让我们吃完午饭后才去的”,悲伤之情从满满的屏幕中溢漫而出!全国很多网民通过各种方式对袁老的逝世表示哀悼!这也是笔者记忆中,这么多网民对某一个人的去世反映这么强烈的,袁老算是一个。一时间,笔者朋友圈里几乎都是悼念袁老的帖文。

  

  笔者也在第一时间转发相关报道,在抖音、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表达悲痛之情,并倡议大家节约粮食,反对铺张浪费。作为一个80后的人,也经历过缺衣少粮的时代。小的时候,在信阳农村老家,一直种的是水稻和小麦,当然以水稻为主。在取消农业税之前,每年还得交公粮,就我家的田地种的水稻根本不够吃,不到第二年水稻收割的季节,家里的米就吃完了,只能借粮为继,正式有了这种经历,笔者才对粮食不够吃情况的有一定的了解,才能体会到没粮食尤其是吃不到米的难处。

  

  如今,全国也取得了全面脱贫的伟大胜利,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人们餐桌上的饭食越来越丰富,很少再有粮食不够吃的情况发生。我们有限的耕地,如何种出越来越多的粮食,主要在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袁老团队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让亩产逐步提高,人民不再发愁饭碗里没粮了。笔者认为,袁隆平院士的丰功伟绩必将要载入史册的,永垂不朽。那么,我们对这位巨星,这位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农民,最大的悼念是什么?就是化悲痛为行动。这不需要我们做出轰轰烈烈的事儿来,只需我们在日常中做好节约就行了,让粮食节约的意识入脑入心!

  

  有权消费,无权浪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世间万物皆有始终,在自己内心种一颗善念的种子,节约粮食,反对铺张浪费。笔者认为,这就是对袁隆平院士最好的纪念。吃水不忘掘井人,吃米不忘袁隆平。


编辑:张优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