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南阳市实施“两轮两翼”重推“九大专项”走笔

关注南阳网
微博
Qzone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南阳市实施“两轮两翼”重推“九大专项”走笔
作者:  范志钦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南阳市实施“两轮两翼”重推“九大专项”走笔

  

1.jpg

  

  南阳鼎泰高科有限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将传统工厂车间升级为“智能工厂”,全面提升生产效率。南阳日报记者 范志钦 摄

  

  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数 读

  

  ●一季度,全市累计完成项目投资280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6%,位居全省第三;高成长性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5%。

  

  ●1月至4月,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0.8亿元,居全省第五位;增长24.5%,居全省第二位。

  

  ●税收完成49.6亿元,居全省第五位;增长32.9%,居全省第三位。

  

  ●工业用电量46.8亿千瓦时,比2019年同期增长15%,年均增长7.3%。

  

  初夏时节,南阳大地项目建设热潮奔涌,各地竞相举办第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宛城区1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65.1亿元,涉及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民生和社会事业等领域;西峡县集中开工的22个项目将在3年内陆续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60亿元;官庄工区集中开工的南阳溪谷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特种环保石蜡等10个项目,将为官庄工区补齐产业短板……

  

  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处处可见建设者挥汗如雨、争分夺秒、加紧施工的身影。

  

  “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市上下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强力实施“两轮两翼”战略,重抓重推“九大专项”,全力以赴重谋划、强招引、稳投资、促开工、提服务,蹄疾步稳奋进在打造新兴区域经济中心、高质量建设大城市的新征程上。

  

  项目建设热火朝天

  

  接连开工的重大项目刷足了“存在感”,更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恢宏画卷增添了色彩。

  

  5月8日,骄阳似火,南阳东站核心区棚户区安置项目施工现场吊臂起落,车辆穿梭,南阳新城区建设的乐章响起悦耳音符;鸭河快速通道工程和唐河航运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焊花飞溅,一派繁忙景象,项目建成后将引领全市交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牧原集团“百场千万”工程在内乡、卧龙、邓州、方城、唐河、南召、西峡、镇平同时推进,这个总投资309亿元的项目可提供上万个就业岗位,经过3-5年持续培育,将在南阳形成千万头生猪全产业体系。

  

  位于新野的鼎泰高科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0.8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年产4.3亿支PCB微钻针、1亿支PCB中大钻和500台工业机器人,安排2000余人就业。

  

  带产业、促增收、促发展,这些重大项目的相继实施,展现了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今年以来,我市以“四比四看”和“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为抓手,大抓项目谋划,推动实现了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开局。一季度,全市累计完成投资280亿元。

  

  科技创新日新月异

  

  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能,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灵魂。

  

  走进卧龙电气南阳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该公司研发的IE4超高效三相异步电动机达到国际最高能效等级,获得全球电机能效大赛“国际效率奖章”。

  

  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支撑,聚力科技创新引领,我市企业在智能制造、光电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部分技术领域抢占行业制高点,推进我市主导产业实现技术升级。上述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在我市形成新的增长点、增长极。

  

  今年,我市将持续深入实施“九大专项”中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战略,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培育壮大优质企业,推动工业跨越发展。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6%,位居全省第三;“两高一新”行业稳中有增,高成长性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5%。

  

  今年1月至4月,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0.8亿元,居全省第五位;增长24.5%,居全省第二位,高于全省平均增幅5.4个百分点。

  

  税收完成49.6亿元,居全省第五位;增长32.9%,居全省第三位,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0.3个百分点。

  

  全社会用电量93亿千瓦时,比2019年同期增长15.7%,年均增长7.5%;工业用电量46.8亿千瓦时,比2019年同期增长15%,年均增长7.3%。

  

  现代金融活力迸发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

  

  我市把企业上市作为“九大专项”之一,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优质企业融入资本市场,借助资本之力做大做强,打造资本市场的“南阳板块”。

  

  仲景食品不仅是我市2020年首家挂牌上市公司,也是注册制改革以来,全省首家创业板上市企业。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相关规则落地后,更高的上市效率、更好的企业包容度,对我市拟上市企业无疑是利好。

  

  今年,我市将强化融资保障,用好现代金融,加强对银行、基金、债券、担保、信托投资、融资租赁等资本市场的运用,引导企业运用股权融资、资产证券化、发行债券等方式开展直接融资;做好上市挂牌工作,强力推动赊店老酒、金冠电气、想念食品等企业上市,用足用活市政府创新发展贴息,不断扩大融资担保机构、资金池规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争取省级以上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重点领域、集群、企业、项目、平台的支持力度。

  

  人才保障后劲十足

  

  人才兴则南阳兴,人才强则南阳强。

  

  2020年,我市共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16018人,其中博士和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34人,硕士2205人,本科9637人,专科及以下4142人;深入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完成各类职业培训24万人次;1000余套人才公寓建成投用,兑现各类政策性资金2035万元。

  

  “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市将全面落实“诸葛英才计划”,以国际化视野建立完善产业链引人、用人和育人机制。完善人才激励、服务、流动和使用制度,发挥南阳校企联盟平台作用,支持校企联合培养,探索“订单式”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以高端、紧缺人才需求为导向,重点引进和培育卓越企业家(领军团队)、核心技术人才、高级技工等。开展校企合作,攻关技术难题。打造“宛商大讲堂”品牌,持续开展优秀企业家创新经营管理培育,提升综合素质。

  

  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南阳正以“两轮两翼”“九大专项”构筑起高质量建设大城市的“四梁八柱”,奋进新征程的澎湃号角响彻南阳大地。(南阳日报记者 范志钦)

  

 2.jpg

 云悦读


编辑:张优    校审:贾红英    责任编辑:张中科    监审:黄术生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主管、南阳日报社主办 电话:0377-63135025 13603773509(微信同号) QQ:1796493406

技术推广合作 QQ:69500676 290428867 法律顾问:河南大为律师事务所 毕献星 任晓

豫ICP备12012260号-3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001号